当前日期:

目录

小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城东文庙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大通佘氏宗祠创办公立两等小学堂。翌年在和悦洲同仁局创办公立两等小学堂,并在和悦洲创办1所私立半日制小学堂。以上4所小学堂施行癸卯学制,初小5年,高小5年。初小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课程;高小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课程。民国元年(1912年)壬子学制公布,癸卯学制废止,学堂改称学校,初小改为4年,高小改为3年。是年,在城内积谷仓创办公立女子小学,是为县内第一所女子小学。民国15年伊斯兰教徒在顺安清真寺创办回部私立穆德初级小学,是为县内第一所由少数民族创办的小学。民国20年基督教徒在和悦洲圣公会创办利民小学,是为县内第一所教会学校。民国12年施行壬戌学制,初小4年,高小2年。初小开设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园艺、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高小开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园艺、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民国25年后,遵照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小学规程》,本县乡镇设立中心国民小学,校长由乡长兼任,保设立保国民小学,校长由保长兼任,教员由乡长、保长聘用。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县境后,全县大多数小学被迫停办,仅存私立完小1所、短期小学10所。日伪政权建立后,大通、城关、顺安、董店等地的小学相继恢复。民国29年全县共有学龄儿童1.51万人,入学者仅3480人,失学者1.16万人,占76.89%。
民国33年9月,铜(陵)青(阳)南(陵)行政办事处在钟鸣创办舒家店小学。校长由行政办事处主任张世杰兼任。时有高、中、初级复式班各1个。高、中级复式班招收来自沦陷区的大龄青年,初级复式班招收当地农民子女和革命烈士子女。全校有学生200余人、教职工20余人,开设国文、算术、时事政治、社会发展史、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课本为自编的油印讲义。时政课学习毛泽东的部分著作,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讲解抗战形势。音乐课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和舒家店小学校歌。校歌歌词是:“狮峰高,泉水长,钟鸣击声扬扬。这锦绣河山是谁弄的创伤?呵,是日寇和蒋帮。同学们,我们要锻炼体魄,复兴民族,努力求知扫文盲。谁笑我们书生胆怯,我有笔杆,更有刀枪。”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舒家店小学停办。
1949年4月县政府接管教育后,乡镇中心国民小学改为县立完小,保国民小学改为村办初小。全县有小学16所,在校学生2217人。1949年夏县境发生严重水灾。全县以半日制、间日制、早晚班、巡回教学等形式坚持灾区教育。1951年按照9个行政区划,确定9所完全小学负责管理和辅导全区初级小学并对尚存的71年私塾进行改造。是年,全县小学发展为121所,在校学生8703人。同年秋季,启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低、中年级开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后改为美术、手工劳动)等课程,高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等课程。明令废除体罚。1952年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小学。1953年全县普遍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简称“少先队”)。1954年广泛宣传山东省高小毕业生徐建春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事迹,倡导和发展劳动教育。是年,县境遭受严重水灾,受灾小学计99所,占全县小学总数的67.8%。1955年重建水毁学校,为适应群众居住变动情况,合并小学10所。同年普遍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守则(二十条)》活动。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小学增至162所,在校学生21097人。1960年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全县小学减为112所,在校学生17011人。1963年3月起各校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同年在县实验小学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工作。1964年创办各种形式的耕读小学。至1965年全县小学增至399所,在校学生增至21719人。“文革”开始后耕读小学解体,小学减至107所。年底各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各校“复课闹革命”。1969年城关、大通、顺安等集镇小学由进驻的工人宣传队管理;农村小学下放到大队,由所在大队的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管理。是年,学制由四、二分段改为五年一贯制,增设政治课、劳动课,改自然为农业常识、体育为军事体育,地埋、历史停开,并启用省编课本。1970年起一些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时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均被取消,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破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校重新制定规章制度,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小学教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78年全县有小学233所、在校学生50295人。全县成立19个学区管理和辅导所属小学。1979年全县始开展普及小学教育工作,要求学龄儿童95%以上都能入学,读满5年,基本达到大纲规定的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为便于统一管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并了一些分散小学,使全县小学减少为194所,同时取消了部分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各校除计划招生外,还动员流失学生插班复读,并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在校学生巩固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1981年3月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同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1985年实现全县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定》。1985年分四批对18个乡镇进行普及初等教育验收。是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6%,在校生年巩固率为97%,毕业率为96%,14岁少儿修完小学教育年限的普及率为96.9%,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基本普及初等教育。1986年1月,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本县开始实行县、乡镇两级办学的体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同年起,全县广泛开展创建“无流失生班级、无流失生学校、无流失生乡镇”活动,“四率”得到巩固和提高。1988年12月本县代表安徽省出席了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制止中小学生流失经验交流会。1989年3月10日省政府为本县颁发《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同年,钟鸣、朱村、西湖3个乡镇被评为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单位。1987年11月县人大审议通过了《铜陵县实施义务教育法规划》。1989年起,全县按照“抓好首批,树立榜样,分类指导,实施规划”的原则,着力抓了城关镇、钟鸣镇、朱村乡首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关准备工作。1990年市教委对上述两镇一乡进行了普及初等教育情况的复查和实施普及初中教育准备的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两镇一乡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是年,全县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县镇为93%,农村为85%,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7年,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县、乡、镇党委和政府都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小学以贯彻实施《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内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活动,改革和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收到良好效果。1987年新建乡福光小学出现为保护集体山林与烈火搏斗而光荣献身的优秀少先队员吴永虎。《人民日报》报道了吴永虎的事迹。同年县实验小学少先大队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红旗大队”,金榔乡被评为全省少儿工作先进集体。1989年全县有2人被评为“中国好少年”、4人被评为“中国好儿童”、2人被省命名为“红领巾小金童”、10人被评为“铜陵好少年”。1990年大通中心小学少先大队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红旗大队”。钟仓乡团进小学三年级学生姚明光奋不顾身抢救3名落水儿童,被全国妇联等单位授予“中国小英雄”称号。在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中,县教委和团县委组织获得荣誉称号的姚明光等小学生作录音报告,逐校播放,请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丰富了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内容,激发了小学生的革命热情,促进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年,全县小学生6人受国家表彰,9人受省表彰,27人受市表彰,教育工作者查富乐被评为全国学赖宁活动优秀指导员。
1990年全县有小学195所,在校小学生32971人。1949~1990年共培养高小毕业生12.9万人。
铜陵县实验小学简况铜陵县实验小学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初名县立高等小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校学生40余人。建国初为城关镇中心小学。1951年被皖南行署确定为皖南区重点小学。1953年正式更名为铜陵县实验小学。1960年6月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嘉奖,周恩来总理亲自为该校颁发奖状。“文革”中该校被诬为“智育第一”的黑样板,成为本县教育的重灾区之一。1978年后,该校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加强科学管理,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有特长的社会主义小主人的工作目标,牢固确立面向全体、打好基础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校有特色、学有所长的办学观,探索出一条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整体改革的路子。1985年起,该校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年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为100%,学生遵纪守法率为99%,语文、数学及格率分别为90%,体育达标率为80%。该校还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学校除设立全面发展的“三好奖”外,还设立了一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单项奖:助人为乐的“雷锋奖”、优秀小干部的“自主奖”、文艺演出的“百花奖”、体育比赛的“拼搏奖”、手工劳动的“巧手奖”、科技活动的“小发明奖”、智力活动的“创造奖”、读书读报的“信息奖”、书画小报的“能人奖”。有1人被团省委评为“江淮好少年”,1人被中国儿童报社授予《全国消灭错别字大王》证书,学生表演的文艺节目在省、市电视台播放,学校田径队3次获得全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1986年获得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三名,演讲、朗诵、作文、速算、歌舞、书画、风筝比赛均获市、县优秀奖。1987年该校少先大队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称号。该校校址位于建设东路中段南侧。1990年全校占地6810平方米,拥有校舍3442平方米,有200米田径场1个,教学、实验、文体器材基本齐备,有6个年级,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人,有教师52人,其中小学特级教师1人、小学延伸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9人。1978~1990年教师中有40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县先进个人,其中章为芳(女)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小学简况表

1990年铜陵县全日制小学分布概况表

中学教育
民国26年(1937年)王培棠在西湖乡朱家嘴朱氏祠堂创办铜陵临时中学。翌年日军入侵县境后停办。民国34年2月皖南专署在钟鸣狮子山清凉寺创办皖江第二联立中学。校长由中共皖南地委宣传部长张伟烈兼任。时有1个班,高中、初中各有学生100余人,教师5人,开设语文、代数、政治时事常识、中国革命运动史、音乐、体育等课程。民国35年9月师生随新四军北撤,该校停办。民国35年在县城西余家桥南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时有2个班、在校学生96人、教职工15人,开设国文、写作、公民、算术、历史、动物、植物、音乐、美术、英文、童子军等课程。同年国立第十六中学由四川省永川县迁至大通镇和悦洲,更名为安徽省立铜陵中学。时有3个高中班、3个初中班、在校学生147人、教职工26人。高中开设公民、体育、卫生、军训、国文、英语、算术、生物、化学、物理、本国历史、本国地理、伦理、图画、音乐等课程;初中开设公民、体育、卫生、国文、英语、算术、植物、动物、图画、音乐等课程。
1949年4月县政府接管县立初级中学。安徽省立铜陵中学高中部迁往贵池。同年7月皖南行署决定省立铜陵中学初中部并入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皖南区铜陵初级中学。是年,全县有初中在校生182人。校址设于和悦洲。1954年县境遭受严重水灾,皖南区铜陵初级中学校舍倒塌,师生迁至大通长龙山临时搭盖的草棚坚持教学,翌年迁往铜官山区。1956年铜官山区改为铜官山市,该校更名为铜官山初级中学。1957年经省政府批准建铜陵县初级中学。校址设于县城西箬帽山麓。是年,招收初一新生300人。时该校属省教育厅领导,委托专署教育局辖管。1958年中学教育管理权下放到县。同年在顺安镇创建顺安初级中学。时全县有中学2所、在校学生892人。同年中学各年级增设劳动课,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因学生参加大炼钢铁、下乡支援农业生产,劳动较多,教育质量受到一定影响。1959年9月铜陵县初级中学更名为安徽省铜陵中学,始招收高一学生42人,开设一个班,学制3年。1965年在大通镇创建大通初级中学。是年,全县有完中1所、初中2所、在校学生882人。“文革”开始后中学停课,学生离校进行“革命大串连”。1968年各校“复课闹革命”,部分师生卷入派性斗争,内战不休,校舍财产毁坏甚重。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被取消,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69年初中恢复招生,1971年高中恢复招生,均改为春季招生。1970年在“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影响下,一些大队小学开始附设初中班,全县办起初中17所。同年顺安初中、大通初中改为完全中学。1972~1977年一些初中无视师资、设备诸条件先后附设高中班升格为完全中学。1976年10月在县城东创办县第二中学。1978年调整中学布局。大多数小学附设初中班停办。中学恢复秋季招生,学制5年:初中3年,高中2年。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是年,全县有初中17所、在校学生16923人,完中7所、在校学生2178人。铜陵中学由“文革”期间的“五七”中学更名为铜陵县中学。1981年铜陵县中学恢复“三·三”学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大通、顺安、钟仓、太平、钟鸣、县二中等完中仍为“三·二”学制。即初中3年、高中2年。1984年停办3所初中,大通中学高中暂停招生一年,铜陵县中学更名为铜陵县第一中学。同年开始改革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1985年顺安中学、县二中改为“三·三”制。1987年起中学普遍加强了德育工作。各校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对学生进行“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形势教育和法制教育,认真贯彻实施《中学德育纲要》和中学生守则,加强中学政治课教学,组织学生学雷锋、学共和国卫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1987年钟鸣中学被团中央、农业部、中国科协授予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1989年太平中学、钟仓高级职业中学改为普通初中建制。翌年钟鸣立新学校改为钟鸣高级职业中学。1990年全县有完中5所、在校高中学生1620人,初中17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2处、职业中学附设初中班4处、在校初中学生15231人。1949~1990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6.22万人。1959~1990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1.18万人。1984~1990年高中毕业生考取大中专院校的有1480人,初中毕业生考取中专的有1835人,高、初中毕业生考取中技的有1038人。
铜陵县第一中学简况铜陵县第一中学的前身是铜陵县立初级中学,建于民国35年(1946年),校址在县城西余家桥南。民国37年迁至县城内潘家祠堂。1949年设在和悦洲的安徽省立铜陵中学停办,其高中部迁往贵池,初中部与县立初级中学合并,更名为皖南区铜陵初级中学。1950年3月25日县立初级中学迁至和悦洲。1954年大水,校舍倒塌,1955年该校迁至铜官山区。1956年铜官山区改为铜官山市,该校随之更名为铜官山初级中学,隶属铜官山市领导。鉴于当时本县已无普通中等学校的状况,1957年经省政府批准在县城西箬帽山麓兴建铜陵县初级中学。是年9月1日开学,有初一学生300人、教职工25人。1958年9月县、市合并,城关划归铜官山区,该校更名为铜官山区中学。1959年4月县、市分开后更名为安徽省铜陵中学。同年秋增设高中班,招收高一学生42人。“文革”期间改称铜陵县五七中学。1978年更名为安徽省铜陵县中学。1984年更名为铜陵县第一中学。
该校系重点中学。1978年后,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成绩显著,11次被评为市、县先进集体。1989年成立德育指导小组,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有1人被评为中国好少年,368人被评为市、县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1989年在全国首届中学生物学知识竞赛中,有1人获安徽赛区动物学一等奖。1978~1990年有1478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在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中,有9人出国留学;有378名初中毕业生考入中专和市重点中学;教职工中有47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县先进个人,其中叶菊华(女)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江孝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该校教研空气浓厚,1984~1990年撰写教育教学专著1本,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文章计154篇。1990年该校占地18亩,拥有校舍1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幢、实验楼1幢、教师宿舍楼1幢,建筑面积747.5平方米,有250米的田径场1个。全校有教学班24个,其中高中班13个、初中班11个,在校学生1103人;有教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在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28人。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普通中学简况表

1990年铜陵县普通中学概况表

1984~1990年铜陵县高考、中考、中技录取人数统计表

教学研究
建国初,本县未成立教学研究机构。1955年3月县文教科设立教学研究室。同年5月召开全县首次小学语文教研会。1956年4月教研室组织由12人组成的小学教育参观团赴南京、芜湖7所小学、2所幼儿园,听课52节,召开座谈会13次,并列席南京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学经验交流会。回县后,整理单项材料11份巡回传达。是年,全县凡三个班以上小学都成立了教研组。1957年教研室配备教研员7人,并聘请16名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同时建立教研工作规章制度,制定校教研组工作条例,教研室与校教研组实行垂直挂钩。1958年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学研究会时,曾介绍本县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1960年县教研室派员出席了全省文教群英会。1965年举办校长、教导主任讲习会。讲习会采取以虚带实、虚实并重的方法,学习《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和有关文件,就学习毛主席著作、加强学校领导工作、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兴办耕读小学和进行教学改革等专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文革”期间教研工作停顿。1978年恢复教研工作。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参考资料。中小学各学科教研组相继恢复,按教研计划开展活动。时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质量。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基础学科,特别是工具学科的研究,教研工作的内容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抓教材过关,抓教法研究,抓计划、备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召开基础学科教学研讨会,举行基础学科会考,召开中小学毕业班任课教师会议,讨论、研究复习迎考工作,举办专题讲座,编写复习资料。1981年小学思想品德课开设后,教研室配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研员,组织全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进行这门新设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1984年经县编委批准,教研室升格为副区级建制,编制为14人,基本配齐中小学各基础学科教研员,后又增配体育、美术、音乐教研员,县级教研力量得到充实和加强。1987年后,全县18个乡镇各配备教研员1人,负责乡镇小学教研工作,同时以相互毗邻的三个乡镇为一片,组建小学语文、数学片级教研组,形成了“县、片、乡镇、校”四级教研网。中学组建以完中为中心的校际教研网。县一中还与市一中、市三中、七O一职工子弟学校成立校际学科教研组。
1985年后教研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在逐年的教学意见中强调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要逐步进行改革。在教学思想上要树立“四个观念”——整体的观念,变教育和经济“两张皮”为“一张皮”,确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全面的观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政治上自主、品德上自重、学习上自学、管理上自治,生活上自理;实践的观念,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注重智能培养,促使学生手、口、脑并用,对学生实施开放式的教育,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未来的观念,变年段教育为终身教育,抓好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衔接,对学生终身负责。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五个一起抓”——德、智、体、美、劳一起抓,中学、小学、幼儿教育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大三门”(数、理、化)和“小三门”(音、体、美)一起抓,第一渠道和第二渠道一起抓。在教学方式上要实现“五个转变”——变封闭为开放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保姆式为指导式,变管束式为民主式,变经验型为科学型。在课堂教学上要处理好“十大关系”——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新课与复习、数量与质量、基础与能力、优生培养与大面积提高、第一渠道与第二渠道、均衡发展与发挥个性特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根据以上改革设想,1986年起,教研室在部分中小学进行教改试验,并多次在全县开展中小学中青年语文、数学教师比教活动,实行岗位练兵,参加比教的教师达1000余人次。1989年教研室制订《全日制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方案》、《中学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农村教育改革乡镇评比指标体系》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估量化表》,并于1990年开展初步评估工作,评估了18个乡镇教委和118所中小学的办学水平,评估了各级各类学校238名教师的课堂教学。1989~1990年教研室在全县举办教育教学专题讲座121次,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听课1401节,举办县级学科研讨会27次,并多次举办县级中小学学科竞赛。同时组织部分教育工作者先后到北京、杭州、武汉、山东平度、苏州、深圳、马鞍山等地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搜集教改信息。本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研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撰写教育专著、论文和经验总结。1984年本县第一本教育专著《小学管理问答》(程志宏、胡秉毅编写)出版。是年后,相继有《小学语文课文讲读教学》(胡秉毅、何国靖编写)、《不等式解法》(闻厚贵编写)、《初中数学解法》(闻厚贵编写)、《解析几何最优化解法》(郎永发编写)、《高中生物新编题型分析与综合测试》(章青编写)和《中学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周改英编写)6本教育专著出版,在省以上教育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和经验总结计170余篇。
1987年3月21日成立县教育学会。1989年元月筹建中小学德育工作委员会,中学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研究会和小学语文、数学、复式数学、幼儿教育研究会及中小学实验工作研究会。1989年县教育学会和县教委联合编辑了1979~1989年《教育文选》,收集了本县教育工作者十年内在省以上教育杂志发表的论文和经验文章120余篇。1989年本县教育学会被评为安徽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1990年有会员400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