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生产风俗
农事本县水稻区农民在浸种时常有意多浸一些,下种后将剩余芽稻晒干磨粉做粑,叫芽稻粑。芽稻粑不用放糖而鲜甜可口。第一锅做熟后,先送几个到田头供一下,称请秧田神,然后家人才吃。插秧第一天,先在田头燃放鞭炮,后开始拔秧,称开秧田门。插秧是水稻区重要农活之始,是件喜事。农民一般都要在插秧当天买回肉、鱼、酒,饱食一顿,以示庆贺。农业生产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时期,一般以生产队为单位搞开秧田门活动,集体开伙、加餐。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此俗更盛。插秧结束,要带回一二个秧把子“糊稻仓”,称关秧田门。有的农民还以秧把子互相戏击,糊得满身是泥,且糊得越多越好,预示可获丰收。此俗随着农民的穿着美化和讲究卫生渐废。每遇虫灾,农民常请道士念经,杀鸡剪生,并在秧田插小白旗一面,稻田插黄三角旗,旗上画有神符,盖上大印,滴上鸡血,以示镇邪除虫。建国后,使用药物灭虫,此俗消亡。每遇丰年,稻子成熟待割季节(一般在农历六月六日),农民特买一些印有田公田母画像的黄纸,贴在小棍上,插在田里,并备香烛“三牲”到田头,叩拜祭祀,感谢田公田母恩赐。建国后,破除迷信,此俗废止。
学艺清末和民国年间,手工业盛行学徒拜师之风,青年学艺需先找师傅,请铺保,写约书。约书规定学徒期(一般为三年)和应遵守的规矩。学徒拜见师傅和一年“三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要送礼物。学徒期间。师傅只给伙食,不给工资。学徒除学习本行业的技艺外,还要给师傅家做家务,尤其是头一年基本上都是从事杂务劳动,稍不遂意即遭打骂,并不准回嘴还手。建国后,学徒拜师逐渐减少,国营、集体企业的学徒均按国家规定发给工资,师徒之间互尊互爱。
经商清末和民国年间,本县较大的商店均雇请店员。店员一律靠近柜台站立,不得坐凳,以迎待顾客,故店员亦称为“站柜台的”。其中经营老手、居首位的称“站头柜”。商店雇请店员期限一般为一年,工资固定,吃饭由店主供给,年终时店主视商店盈余情况发给“红纸包”以示奖励。一年期满,如店主满意则可留用,不满意则予辞退。用退与否以年终团拜酒席的座次而论。如店主请×××店员上座即意味着下年不再雇佣,店主说几句客套话,如:本店经营有限,本小利微,入不敷出,实无办法,请多原谅,另投高门,财喜更旺,一旦生意好转,再登门拜请,等等。另外,经商人员在协商价格时常用暗码,即行语,一到十的代号是子老、边老、川老、苏老、妈老、雍老、曹老、考老、弯老,十和一同称。杂贷业以予、时、学、内、香、竹、柴、发、由、关为一到十的代号。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后,以上习俗废止。
行船清代和民国年间,境内水上运输以木帆船为主,每遇风浪,事故频发。船民期望顺风顺水、安全生产,产生许多习俗禁忌。造船动工选“黄道吉日”,燃放鞭炮,以示祝贺。在木工掌线、上大捺、装船头、竖大桅等主要工序上,船主要款待木工酒菜,并送“红纸包”。造船木材十分讲究,船帮和底板全用江木,其它部位在用杂料上有“手不扶桑(谐音同丧)、脚不踩槐(谐音似坏)”之说。木工的斧声和敲钉声也有讲究。上大捺时斧声为:冬、达、达、达、达,称“八仙过海”;安装船头的斧声是:冬、冬、冬,谓“凤凰三点头”。新船启用称“登江”,不讲“下水”。启航称“开头”。开头时鸣锣为号,锣三声曰“三星高照”,五声曰“五路财神齐到”,七声曰“七宝归仓”;锣声由慢而快曰“步步高升”。泊岸称“收湾”。收湾时要避浪头,避风头,避矛头;不得解档停泊(即不得在已停泊系缆的两船之间停靠),不得让锚链碰撞他人船只,冬天要靠他船下风,热天要靠他船上风,船家忌在船头大小便,忌用“沉、翻”二字,“盛饭”改说“装饭”、“添饭”,煎鱼翻身叫“转”。另外,渔民忌救落水人,此俗建国后消亡。
生活风俗
饮食主食:以大米为主。建国前,境内城镇和山、丘、圩区均以大米为主食,洲区则以小麦、玉米为主食。50年代后,洲区推广植棉,国家拨大米供应棉农,洲区开始以大米为主食。正常年景,每天一般为一稀两干,即早餐稀饭,中、晚餐干饭。腊月,农家喜用七成糯米掺三成籼米,用水浸泡后磨粉做粑,蒸熟后食用,或放入水中以备平时食用,称作“腊水粑”。农家还喜欢蒸糯米籽,炒成炒米,香酥可口。另外,喜将花生米、芝麻掺入炒米内,加上糖稀,做成花生糖、芝麻糖当作茶点。
菜肴:县人喜一肴多味,偏爱酸、辣,既讲究主料的色、香、味,又注重佐料的酸、辣、鲜。日常生活中的荤菜主要有猪肉、牛肉、免肉、鸡、鸭、鹅、鱼、黄鳝、蛋类。腊月腌肉,正月晒干,称作“腊肉”。经常食用的传统蔬菜有青菜、萝卜、韭菜、芹菜、菠菜、芫荽菜、茄子、豆角、四季豆、蕃茄、冬瓜、南瓜、丝瓜、黄瓜、豆制品。可作蔬菜的还有香椿头、马兰头、野荠菜等。佐料主要有葱、蒜、生姜、辣椒、五香、八角等。县人喜欢自制霉干菜,用腌菜蒸煮晒干而成。热天烧肉加少许霉干菜,不仅添色增味,还能保持数日不馊。还喜欢自制香菜,将白菜心、萝卜切成丝,晒几日,多搓揉,拌以芝麻、辣椒粉,加入麻油,装入瓶内,以备平时食用。此外,喜欢腌萝卜干、红辣椒、雪里蕻和制作豆腐乳、辣椒酱。
茶点:县人酷爱饮茶,茶点品种繁多,有油条、烧饼、烧卖、糍糕、蒸糕、小笼包子、茶干等。城乡居民喜制作糖醋生姜或咸生姜,作茶点食用。
筵宴:分高、中、低三档。高档有“八大八”、“八大六”、“八大四”。分别为八大碗、八大碟、二道点心、二道烤(鸭),八大碗、六小碗、六小碗、二道点心、一道烤;八大碗、一道点心,无烤;均配有鱼翅、鱼肚、海参等;另配有四冷碟、四水果碟。中档有“四大四”;低档有十大碗、四碗四碟。筵宴必饮酒。旧时乡民饮自酿米酒、麦酒或山芋酒。80年代,随着城乡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古井贡酒、口子酒等国优名酒常出现在筵宴上。
服饰服装:清末和民国时期,服装有大襟式和对襟式两种,大襟式居多。大襟式有长短之分,短的较为普遍。对襟式短褂,无袖子的称背褡。男装长短俱有,女装短装较多,也有中长式的。男女都穿大腰裤,俗称便裤。女人也有穿百褶裙或四扇裙的。富人冬天穿长袍、马褂,多以绫罗绸缎制成,衬以丝棉或毛皮,夏天穿长衫或短褂,非绸即纱。民国初年,杭纺长衫、细白夏布长衫、香云纱短褂裤,盛极一时。穷人冬天穿棉袄、棉裤,夏天穿短褂、裤头,多以棉布、土布制成。农村男人喜欢用大布手巾,女人惯用围裙。民国中期,西装、中山装、旗袍、罗裙出现,多为富人穿戴。学生多穿童子军装。
建国后,长衫、大褂绝迹,旗袍、罗裙日少。50年代,男装有中山装、青年装、学生装等;女装有列宁装、各式女裙等。服装用料有棉织品、丝织品等。“文革”期间,青年人喜穿军装。1978年后,男装有中山装、西装、拉链衫、两用衫、牛仔服、茄克衫和各种款式的风衣、大衣等;女装有西装、蝙蝠衫、紧身衫、拉链衫、两用衫、牛仔服、西装裙、旗袍裙、喇叭裙、连衣裙、超短裙和各种款式的风衣、大衣等。服装用料有棉织品、丝织品、毛织品、化纤品等。一些学校的学生还穿校服。
冠戴:清代,盛行瓜皮帽。民国时期,盛行礼帽。劳动人民冬天喜戴马虎帽。马虎帽以纱线织成,黑色,可折短伸长,折短形同西瓜皮,伸长连头带耳罩至颈项,只露双眼。50年代后,多戴鸭嘴帽。“文革”期间,男女青年喜戴军帽,一些青年妇女冬天戴细毛线编织而成的风雪帽。1978年后,帽的式样繁多,尤其儿童帽式样更多。
鞋袜:清末,多穿布袜、布鞋。妇女平时穿青布鞋、黑布鞋,出门作客穿绣花鞋。雨天,多穿钉鞋,鞋面密缀麻线,鞋底密钉鞋钉,涂以桐油以防透水。民国中期,始有胶鞋、皮鞋、纱袜、线袜。建国后,鞋袜品种日益增多,至1990年,城乡居民穿着的鞋袜有:皮鞋、布鞋、橡胶鞋、线袜、锦纶袜、尼纶袜、毛线袜等,柔软、轻便、美观。
发型:清代,男人留长辫,女人梳发髻。辛亥革命后,男人剪去了辫,剃光头、平头、西发等。妇女有梳发髻,也有留短发的,年轻姑娘有梳长辫的,也有留短发的。建国后,发型繁多。80年代后,青年男女喜欢烫发,风采各异。
首饰:清末和民国时期,妇女戴耳环,耳环有金、银、铜质之别;戴手镯,手镯以银、玉石为多,富者戴金项链。儿童戴银项圈、长命锁。80年代后,男女戴金戒指的增多,妇女戴项链的亦增多。
缠足:清末及清代以前,女孩六七岁时,开始缠足,以足的大小定美丑,“三寸金莲”被视为最美。辛亥革命后提倡废除缠足。建国后,缠足这一封建陋习被彻底废除。
住房清代和民国年间,县内城乡居民住房有砖瓦房、土木瓦房、土墙草房和“观音合掌”棚。城镇和山丘地区砖木瓦房、土木瓦房居多,洲、圩区土墙草房居多,赤贫住“观音合掌”棚。“观音合掌”棚以竹木扎人字架,以席或草铺盖,檐口直接落地,无墙。砖木瓦房、土木瓦房、土墙草房一般为横式三间。
建国初期,洲、圩区“观音合掌”棚绝迹,土墙房日少。1956年后,洲圩区瓦房增多。1978年后,乡村新居多单门独院,砖木结构,红砖大瓦,部分农户兴建二层砖混结构楼房,也有采用钢筋水泥预制结构建楼房,室内装璜日趋讲究,用电设备齐全,少数人家还建有卫生间、*洗室。县城职工多住公房,多为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水、电、卫生设备齐全。
民间建房,多坐北朝南,多择佳日破土动工。上梁之日必庆祝一番。主人燃放鞭炮,匠人将糖果、香烟从梁上撒下,任人争抢,亲朋好友或赠对联,或赠匾幅。然后,主人设酒宴款待贺赠者。迁入新居,亲朋好友都要来恭贺“乔迁之喜”。家庭陈设清代和民国年间,厅堂陈设和用具一般为一方桌、一条几、两张木靠背椅,置于厅堂上方,另置若干长条凳。堂厅上壁挂中堂,有山水画、人物画或名人书法,配以对联,均以裱制。桌、几、椅规格、质量依经济状况而异。贫者为平板桌、平板椅;一般为八仙桌、八仙椅;富者用红木、楠木制作,茶几上陈放花瓶、瓷像、自鸣钟等。50~70年代,除沿用上述陈设用具外,普及大小时钟(表)、缝纫机、自行车和各式收音机,时称“三转一响”。部分人家喜用柏枝制八仙桌。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陈设、用具向电器和高档次发展,如电风扇、收录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组合式家具、沙发、席梦思等。
人际交往清代和民国年间,熟人相遇,或行握手礼,或行鞠躬礼。陌生者路遇,如有所询,视对方年龄性别称“大爷”、“大娘”、“大伯”、“大嫂”、“大姐”、“师傅”等。到亲朋好友家拜访,先敲门,主人应声后方才入内。客人进屋,主人必请坐、递烟、敬茶。远客或贵客来临,均设宴“接风”。请人吃饭,客人坐首席。先吃毕者要招呼同桌吃饭者“慢慢吃”。送客出门,主人常谓“慢慢走”、“怠慢了”、“请再来”,客人应之“请留步”、“打扰了”、“惊吵了”。建国后,熟人相遇以握手替代行握手礼和鞠躬礼,并说声“您好”,分别时常说声“再见”。亲朋好友结婚、生子、升学、参军、患疾或老人过世,常以礼品馈赠,也有送现金的。干部、职工生病或工伤住院,单位领导和同事多带营养品前住慰问。
节日风俗
除夕和春节除夕和春节是一年最盛大的节日。
腊月三十(月小即二十九)为除夕,俗称“过年”。县人历来有除夕前大扫除的传统,屋内屋外,门窗家具,蚊帐衣被等统统洗刷干净。是日,家家户户贴春联、悬门庆、挂年画,布置一新。清末和民间年间,大门上一般贴“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的对联,屋内还贴有其它内容的小对联。建国后,堂厅上方贴毛泽东主席像,左右贴“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饮水不忘掘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的对联,或用其它寓有新意的联语作对联。
除夕的晚餐称吃“年饭”、“团圆饭”。灯火通明,满堂生辉,酒席丰盛,满桌菜肴,合家同宴,其乐融融。年夜饭后,谈心玩乐,及至年夜,称之“守岁”,家长要给小孩“压岁钱”。1979年后,电视机逐渐普及,年夜饭后,合家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除夕钟声敲响,新年伊始,城镇乡村,千家万户,鞭炮齐鸣。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日,早起开门,燃放鞭炮,称“开财门”,吃糕点,意即步步高升,吃“元宝”(五香蛋),意即招财进宝。初二至初七,亲朋好友互相串门,称“拜年”,握手道好。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互相设宴招待,称“请春酒”。春节期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五大闹花灯,有龙灯、狮子灯。入夜,县境火树银花,鼓乐喧天。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吃元宵。
清明节清明节,县人有祭扫亲人坟墓的习俗。建国后,机关、团体、学校常于清明节前后,组织职工、师生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日,家家户户吃棕子,门上插菖蒲、艾蒿,饮雄黄酒。沿江河地区举行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汨罗正气。境内以大通鹊江龙舟竞渡最盛。
六月六民间有“六月六晒龙袍”之说,是日若为晴天,县人必将所有衣物拿出暴晒,俗称“晒霉”。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赏月是历史相沿的习俗。旧时,县人把月饼、石榴、菱角置于供桌之上,烧香叩头,祭祀月神;农村还有“送秋”、“摸秋”等俗。建国后,祭祀月神、送秋、摸秋等习俗渐弃,每逢中秋之夜,如天高气爽,月明如镜,县人都要边赏月,边吃月饼。
冬至冬至,农家喜用南瓜掺米粉做粑(团)食用,并开展祭祖扫墓活动。
婚丧喜庆
婚嫁相亲;县境有“一家养女百家求”之俗。相亲,是男方委托媒人向女方求亲,主要是介绍男方的年龄、品貌、职业及家庭状况,并正面和侧面了解女方的人品、道德及其家庭情况。建国后,实行婚姻自主,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后直接相谈,或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相识相爱,称谈恋爱。
订婚:亦称压庚。相亲之后,男女双方家庭同意,即交换庚帖,庚帖上写有男女青年的生日生肖,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看是否“冲克”。若合“八字”,便择吉日订婚,由男方送给女方聘礼聘金。订婚当天,男女双方家庭都要宴请媒人和亲朋好友,以示庆贺。建国后,交换庚帖的陋习破除,聘礼聘金也大为减少。
送节;订婚之后,男方一年要给女方及其主要亲属送三节,即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送礼,一直到结婚为止。
结婚:婚期由男女双方商定,干部职工一般选在国家规定的假节日,农村青年一般定在农历二月初二、腊月初八、腊月十八等逢双的日子。婚期选定后,由男方写好请帖分送亲朋好友,通知他们届时参加婚礼。结婚前一天,男方要办一桌筵席,宴请媒人,亲朋作陪,称待媒酒。结婚之日,男方备好彩礼由媒人带领到女方迎亲。旧时迎娶一般都用花轿,以示正娶。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门口要燃放鞭炮。新娘上轿前,要站在筛子上换下旧衣,穿上婆家送的新装,头顶大红“盖头”,向亲人跪拜以礼,然后由其兄长背着上轿。发嫁要等到天黑后不见屋脊,意思是姑娘到了婆家就不会再留恋娘家。大凡姑娘出嫁母女都要哭,县人有“越哭越发”之说,称哭嫁。新娘哭,表示自己对父母的依恋感激之情,母亲哭,表示上辈要下辈当好媳妇和贤妻良母的愿望。轿到新郎门口,由新郎启轿,由伴娘扶新娘,与新郎在堂厅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公婆,夫妻对拜”。一般由新郎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挑完盖头,行酒宴。宴后,闹洞房。建国后,结婚双方当事人都要到婚姻登记部门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婚礼的形式由繁渐简,坐轿、挑盖头等俗不复存在。60~70年代,职工结婚一般举行茶话会式的婚礼。80年起,时新旅行结婚,县城、集镇、厂矿开始推行举行集体婚礼。集体婚礼一般由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组织出面,组织同一单位数对登记结婚的青年男女在同一时间、同一公共场所举行,既热闹又节约,同时还富有教育意义。
再嫁;俗称改嫁。再嫁有两种情况;丧隅妇女再嫁,离婚妇女再嫁。建国后,妇女再嫁不再受歧视,照常举行婚礼。
赘婚;俗称招亲。赘婚有两种情况:有女无儿户,为了老有所靠,招婿养老;丧偶妇女,为了抚育幼儿,招夫养子。建国后,只要男女双方同意,即可男嫁女娶,并得到社会的支持。
守孝婚:县境有父母去世未婚子女三年内不能结婚,但在守孝期的七七49天之内却允许结婚之俗。在守孝期内结婚称为守孝婚。生育有喜:男女婚后,一旦女方怀孕,夫妇双方及双方家庭都认为是件大喜事,称女方的妊娠为“有喜”。
报喜:新婚妇女怀孕后,娘家就开始准备婴儿穿用的衣物,称“做窝奁”。临产前,娘家要裹一定数量的棕子,称催生棕,分送亲友,事先报喜,图个吉利和顺当。新婚后第一眙,不论生男生女,都要向岳父岳母及众亲友报喜。报喜时需带糕点、糖和染红的喜蛋。岳父岳母和众亲友得讯后,须准备礼品前往祝贺,俗称送粥米。
洗三朝: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称“三朝”。是日,用艾水给婴儿洗澡,称“洗三朝”。
百日:婴儿出生后100天,县人有为婴儿庆祝之俗,或设宴宴请亲朋,或为婴儿拍照留念。
抓周:婴儿周岁时,为预知一生的爱好,县人喜在桌上放好文房四室、刀剑模型、吃穿用具,让孩子坐在中央,任其拿取,以首取的一件为准,说抓到何物即预示其职业前程,称为“抓周”。
祝寿县人从50岁开始,每隔10年,亲人均为其庆祝诞辰日,称“祝寿”。祝寿时间是“男做九女做十”,即男性在49岁做50岁寿辰,59岁做60岁寿辰,依此类推;女性50岁、60岁、均做寿辰,依此类推。祝寿礼品,一般为:鸡、鸡蛋、面条(称长寿面)、寿匾、寿联、衣服、鞋、帽、烟、酒、糕、糖等。女婿为岳父岳母的寿礼从丰。祝寿时,老人在堂厅上首就坐,受下辈礼拜祝福。拜寿后,宴请众祝寿人。
丧葬老人病危时,下辈特别是亲生之子要守候在病榻之旁,聆听遗言;弥留之时,要给老人穿好事先准备的衣帽鞋袜;一旦断气,下辈都在旁边大哭,此称“送终”。人死在家中,一般将门板取下,置于堂厅,将尸体移于门板上,头朝外,称“下停床”。用瓦片枕头,黄表纸盖脸,身上覆盖“千金被”。千金被一般用被面和被里简单缝制。死在医院里,尸体盖上白布,送入太平间保存。人死后,即派人通知亲朋好友,称报丧。建国后,死者为国家干部、职工,一般都张贴讣告,晓喻众人。
安葬有木葬、火葬之分。1975年前,县人死后均木葬。1975年起,推行火葬。遗体火化之前,一般均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送花圈,以示悼念。火化后,骨灰装入骨灰盒,一般当即土葬。
社会新风
50年代初期,本县人民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有300余名青壮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款和慰问品。《婚姻法》颁布后,广大妇女开始追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同时走出家庭,参加社会活动。
60年代,县人以雷锋榜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爱护集体,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7O年代,农村青年提倡节约办婚事,不要聘金、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号召,使本县人口得以控制,并开始倡导“生男生女都一样”。80年代中期,部分农村家庭女儿出嫁所陪嫁妆,不再是用具陈设,而是致富设备。
80年代,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县人认真学习使用“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积极开展义务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活动。在创造文明单位、“五讲四美”活动中,钟鸣中学、钟鸣泉栏小学与当地驻军“军民共建”,成绩斐然,分别受到南京军区和省政府的表彰。全县还涌现一大批文明单位和“五好家庭”以及好公婆、好媳妇。在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中,全县机关、厂矿、学校建立数以千计的“做好事、送温暖”小组,常年“做好事,送温暖”。新建乡大院小学少先队员数年如一日为村民义务投递报纸、信件,受到团省委的表彰。同时还涌现出“中国小英雄”、“中国好少年”、“中国好儿童”、“全省红领巾小金童”、“铜陵好少年”等一批先进个人。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全县城乡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是年起,县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尊师重教之风初步形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宗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