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分布
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在紫石峰麓,汤泉溪滨,海拔650米处。隔溪为迤逦十里的桃花峰。温泉出露口有两个,一个已经建成贮水池,泉水经过管道,供给各个浴室和室内温泉游泳池;另一个露口汇为沙池。

康熙十八年《黄山志定本》记载汤泉旧貌:“口如碗大,出于洞涧。”“石池天成,长丈许,阔半之,深不逾三尺,莹澈见底。旁有欹石,碧色可枕。上蒸气如甑,下布细砂。砂中沸泡喷涌蟹眼鱼眼,以次上升,旋而成珠,进散而四射。”
泉边石壁上,有明万历年间所题刻的“天下名泉”四字。此外还有“飘然欲仙”、“蒸云”、“不浴心也清”、“阴云潜月”、“冷暖自知”等题刻。
1983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队,至黄山温泉区勘探地下水,在汤泉溪南侧祥符寺遗址和北侧青龙潭旁,钻出两处热水,每日可抽热水数百吨,与温泉同属一源。
锡泉在后山松谷庵南侧,海拔560米,与前山温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约7.5公里。出露口有两组:一组北偏西50°,另一组北偏东70°,属裂隙泉。三股泉水,从裂隙中涌出,其中一股,水温25℃,流量较少,初步测量,昼夜涌出量为110多吨,水质成分与温泉大体相同。《黄山志定本》记载:“汤泉名著,锡泉名隐。”地处偏僻,一直未开发利用。
圣泉在圣泉峰顶,峰因泉名。宋景祐《黄山图经》引唐人《周书异记》记载道教传说:圣泉峰顶“有汤池,其味甘美,可以炼丹煮石。”康熙《黄山领要录》:“人不能至,于邻峰望之,池中热气蒸沸。”圣泉出自传说,实况尚未探明。
沿革
宋景祐《黄山图经》记载: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沭浴,皱坼消除,返老还童,而泉名大振,称为“灵泉”。康熙十三年《黄山志》记载:唐大历(766——779)年间,歙州刺史薛邕,首先在此建庐舍,供人洗浴。大中六年(852),歙州刺史李敬芳,修建龙堂,并立碑记载沭浴治好疾病的情况。天祐二年(904),刺史陶雅建寺名汤院。南唐保大二年(944),中主李璟敕改名为灵泉院。朱砂泉日渐闻名于世。
温泉开发,虽有千余年历史,但真正开发利用,还是近几十年。1948年开始建温泉楼,1954年竣工,1972年大修改装和扩建,有大小浴室16间,除保留沙池外,建了蓄水窖,通过管道,把泉水送到各个浴室。1956年建成室内温泉游泳池,池长25米,宽11.65米,深1.2——2米,池水温度保持在20℃左右。池水呈翠玉色,泳游其中,疲劳顿消,遍体舒畅。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中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水温
康熙六年《黄山志》记载:汤泉温度,“热可点鸡。”民国《黄山丛刊》又记:“沸处砂热不可触。”可见从前泉温较高。
民国《黄山指南》记述:“浴池水温48℃”。据1974年以来多次测量,原池最高水温44℃,最低41℃,平均42.,5℃。通过管道流入浴池后,最高水温42.6℃,最低40.9℃,平均41.13℃。
黄山温泉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渗入地下深处,经过地热而增温。通常每深入地层100米,水温可升高3℃左右。地下热水,因受压力而涌出地表,即为温泉。
气温高低,降水量多少,对泉温有一定影响。以原池为例,1974年8月,气温较高,晴热天气多,泉温高达44℃(8月26日)。冬天气温低,泉温也降低。1976年1月22日测量,泉温只41.25℃。其他月份,由于降水量和气候有所变化,泉温也有明显升降。
流量
古无明确记载。五十年代观测资料,每小时涌出量为48吨(《中国名胜词典》),按此计算,昼夜流量为1,15Z吨。近年观测资料,原池昼夜最大流量219.51吨(1976年5月22日),昼夜最小流量145.23吨。上述流量,指实际使用量。
原池以外(含沙池)的泉水涌出量,最多为昼夜447.33吨(1975年6月22日),最少为90.37吨(2月22日)。上述资源,尚未利用,实为可惜。
温泉流量与降雨量多少有关。据安徽省地质局332地质队《黄山温泉动态观测年报》1976年记载:9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32.5——33.3%,这个时期的温泉流量,即明显下降。1月份,枯水时间长,温泉昼夜涌出量只有75.76吨。2月份,常有雨雪,昼夜流量回升到101.14吨,3月份,雨量减少,昼夜流量又降到90.49吨。4至8月为丰水季节,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4.2——67.5%,温泉昼夜涌出量随之增到184.46吨。水质
近30年,特别是近10年,有关部门多次进行水质分析、卫生分析和系统观测。资料表明,温泉以含重碳酸盐为主,并含钠、钙、镁等阴、阳离子和气体,种繁量微,总矿化度为0.06——0.12克/升,pH值7.5。所含气体,主要是氮(占85.6%)、氧(占13.9%)、二氧化碳(占0.5%)和微量的对人体有益的放射性氡。经过卫生分析,未发现有毒物质,各项指标均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根据国家《放射防护规定》,放射性物质浓度符合饮用水要求。观测分析资料表明,黄山温泉水质纯正,温度适宜,清澈甘醇,含阴、阳离子和元素气体,是较珍贵的温泉之一。
据水质的物理、化学分析结果,按照我国医用矿泉水标准分类,黄山温泉属于重碳酸盐型的淡温泉;按照温度分类,属于高热泉。依国际上常用的库尔洛夫公式表示为:
附考:朱砂泉辨正
黄山温泉为“朱砂泉”,误传已久。康熙十八年《黄山志定本》记载:“宋元符三年(ll00)正月二十三日,休宁、太平民三人来浴。凌晨(泉水)变赤如流丹,地势倾动,波沸涌,声如雷,屋舍皆震。(浴者)告寺人,曰朱砂见也。”“明成化(1465——1487)中,泉赤三日,人无知者,唯一僧浴之,寿逾百岁。”“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朱砂又复出现,遍溪皆亦,芳烈异常,浴者宿疾减愈”(康熙《黄山领要录》)。民国三十七年(1948),涌出红水,为当时服务员黄五福等人亲眼所见。温泉“发泉”,涌出红水,历史上至少有四次以上记载。1933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也有记述:“温泉中含朱砂质,即偶折松枝,中亦含赤色之朱砂。”这样,“朱砂泉”已成千古之谜。
朱砂,又名丹砂,矿物学上称辰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颜色朱红,不溶于水,易分解为汞和硫。性甘凉有毒。黄山温泉水,包括其它溪水,经过水质分析,诬明都不含硫和汞。地质部门从岩石、土壤取样分析,亦未发现辰砂的矿物颗粒。科学考察表明,黄山温泉、溪水和岩石、土壤中,都没有朱砂。而且按矿泉分类法,也没有朱砂泉的名称。可见所谓朱砂泉,完全出于误传。同样,所谓朱砂峰、朱砂岩、朱砂溪、朱砂洞,都是古人受科学水平的局限而出现的谬误。
至于温泉“变赤”,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可以作以下解释:黄山花岗岩,风化后可成为含有氧化铁的红色砂土。在地壳加剧运动时,有可能使底层的红色砂土受到震动,随温泉水涌出,使水色变红。据康熙《徽州府志》记载,宋元符三年(1100)、明成化十一年(1475),两次地震都波及黄山周围以致温泉涌出红水。所谓“每隔三百年流一次红水”,更是无稽之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