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双蜍泉天池峰东侧石洞中,旧志载:“在县西北皖山顶,明慈庵禅师住处。”相传,禅师住山40余年,唯苦汲水甚远。明刘若实游此,内心恻然,偶至庵后,见石罅泽润,掘石尺余,跃出两蜍,泉水汩涌。
飞来泉源出飞来峰西麓,经南关口,入飞来涧,汇青龙涧,下琼阳川。
铁心泉天柱峰北麓铁心石旁,源于百花崖下,傍铁心石,直下乌龙潭。
幽涧泉马祖庵北,源于天书峰下,绕霹雳石,穿莲子洞,出马祖洞,经滴翠桥,下燕子冲,入黑虎河。
九曲泉茶庄南九曲岭下,源出茶庄,深溪百转,泉流高悬,飞珠泄玉,蔚然壮观。
梁公泉九井河中段四井崖下。源于鸡冠石岭东侧。悬练垂流,声闻数里。明张叔豫《皖山图序》称:“梁公泉在天祚宫旁,上即四井崖。”
飞龙泉又名龙井泉,九井河下中段三井崖畔,源于仙人岗东侧,入三井潭,与三井瀑争容媲美。
山谷泉又名山谷流泉,三祖寺西山谷间。源于卓锡峰西,经叶里藏桃,过石牛洞,至西林桥出谷口。两岸崖壁峻削,松萝丛覆,流水潺潺,宛转清冽。宋王安石诗赞:“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摩围泉三祖寺大雄宝殿后的达摩崖下。泉水清澈醇冽,澄乱不流,周围石甃。旧志称宋黄庭坚最爱饮此泉水,自号摩围老人。
卓锡泉三祖寺东卓锡峰下。泉水清澄,周围石甃。相传梁武帝时,金陵高僧宝志与白鹤道人斗法,锡杖卓此,泉辄涌出。今瓮成井,旱汲不竭。
白鹤泉三祖寺东1公里真源宫遗址前。因年久失修,泉被淹没无存。1945年大旱,潜山县农桑职业学校师生于官前涸塘中觅扩水源。深掘丈余,始见砖石叠砌的残井一口,四周清泉辄涌,色味俱佳,取之不尽。但井墙剥落,石块零乱,学校资工重修,毕乃玄为此撰记今泉、井具淤,白鹤泉碑记存三祖寺内。
丹霞泉旧志载:“在真源宫后舒王阁下,秋冬多涸。保大中道士寥子冲祷于祠,泉流溢。”今废。
玉照泉宋黄庭坚《玉照泉》诗原注:“玉照泉与潜山玉照峰相峙,舅氏李公择始坎石碑而名之。”今无考.
天柱源即良药坪。旧志称为汉左慈炼丹处。从虎啸崖至莲花峰泻下的股股飞泉汇集于此,经青龙涧泻入琼阳川。俗传宋末刘源在天柱山结寨时,曾在此屯田,故称三石六斗种。又因这里盛产做雨具斗笠用的寮箬,故又称为寮箬坪。今于南口筑起了拦水大坝,这里已成为水深10余米的炼丹湖。
桃源茶庄西侧的汪家坂,又名下炼丹。这里四面环山,琼阳川之水从中穿过。旧时这里盛产野桃,花开五色。清姚琅诗:“中有桃花开五色,令人不疑武陵春。”
莳茶源今茶庄,九曲泉水源于此。俗传此处唐代曾是天柱寺众僧兴种莳茶的园地。
白水源俗称白水湾,面积约3平方公里。三山环抱,一水回流。仙人崖横于东,鸡冠岭枕于北,黑虎瀑悬于西,潜(山)岳(西)西线公路贯于中。潜水静静地从源前流过,宽阔平缓,清澈见底。山随水转,水绕山流,一湾白水,满目青山。车过不闹,水流无声。眺天柱之雄姿,观泉瀑之奇胜,骋怀怡情,是理想的疗养境地。
野人源野人寨东,俗称“百箩丘”。宋末刘源起兵抗元,始于此处结寨,自号野人。林家河从野人源中穿过,经旌驾桥下汇入潜水。
天池天池峰顶,有天然二池,一方一圆,周不足丈,深不盈尺,池水晶彻,不溢不涸。
七星池三台峰顶,环列七小池,排列如北斗七星。
云池旧志载:“在县北真源宫东,池中常起五色云。”今无考。
王母池旧志称:“真源宫南岳祠前,久废。”
玉镜池玉镜峰双虹崖下。池水晶莹,银光耀眼,常年如镜反照,皎洁碧彻。
洗钵池天柱寺遗址前的田垅中,大石凿成。俗传此地为唐代天柱寺斋僧用餐洗钵用。今村民用作粪窖。
黄龙井又名乌龙井,飞来峰北坡乌龙峡中。据药农传,井中有石如龙舌,舌端有水,盛旱不涸。
雷公井天柱峰北乌龙岩雷公瀑下,瀑声雷鸣,井口生烟。
天井九井之一,九井河上游贺家畈,俗称磨潭。井水清流澄彻,湛泓如镜,犹似碧空倒映水中。
雷井九井之一,贺家畈南。瀑击井底,声若惊雷,俗称张飞井。
云井九井之一,雷井东,井口云雾迷漫,烟霞蒸腾。
风井九井之一,九井河中段,天祚宫遗址西侧,又名石门潭,俗称四井,吊罐井。四井瀑从崖头飞流直下,撞井潭底,迸起浪花水雾,又受两岸崖壁的裹挟,沿河谷奔突,似烟云狂卷,如山风呼啸。
龙井九井之一,又名龙潭,俗称三井,棺材井。三井瀑冲击而成,形成一头宽一头窄的井口。自江畈河口至三井潭,四井连环,大小排列有序,落差50余米,是九井中最壮观的一井。
三牲井九井之一,九井河中段江家畈西。旧志载:“早年每逢旱情,杀犬投入井中,必降大雨,犬亦泛出。”
珍珠井九井之一,九井河下游江家畈南。此处河面宽阔,水势平缓。河水在怪石参嵯的河谷中流淌,溅起银亮的水花,似珍珠碎玉。
应梦井又名梦并,真源宫西。旧志载:“唐玄宗常梦游于此,因赐名。”中使王越宾题诗:“有谁借问崖前叟,曾托吾皇一梦来。”
葛洪井旧志载:“在真源宫西南,相传晋葛洪炼丹处。”今无考。
沉香井天柱峰北沉香岩下。旧因岩上遍生沉香树得名。
石牛溪石牛洞和山谷泉之间,溪水从青牛石旁流过。两岸青山翠竹,林木葱笼。宋黄庭坚有诗:“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潺潺溪石牛洞口,溪谷岩石巑岏,溪水潺湲宛转,声若鸣琴。溪谷大石上有明胡巑宗题刻的“潺潺溪”三字。
鲈溪钓崖下。旧志载:“魏武帝行军于潜,忽思鲈脍,左慈取铜盆钓之,得数十尾,武帝释其于溪。”今被河沙淤没,旧景不存。
飞来涧飞来峰东南麓。源于飞来峰下的飞来泉,傍牛马城,经南关口,至蛇形坦聚青龙涧,下琼阳川。
青龙涧良药坪南的青龙崖西麓。溪涧狭长且陡,流水急湍。天柱源之水由此出山,至蛇形坦汇飞来涧,下琼阳川。
幽涧马祖庵北,源于天书峰麓的泉水,自霹雳石旁入莲子洞,出马祖洞。沿途石遮洞掩,幽邃曲折,全长300余米。
东关涧走马岗东麓。东关群峰下的涓涓溪流,汇于千丈崖下,经此流至皖涧。两岸松青竹翠,幽谷蔽荫。涧水飞峡夺壁,激流奔腾。
皖涧俗称万涧。源于少狮峰东麓的山溪流水,汇东关涧而成皖涧,经双河口入龙潭河,是天柱山中最大的溪涧,全长达5公里。两岸崖壁陡险,松荫蔽谷,竹海生风,是后山胜景之一。
琼阳川自激水瀑下至桃源,全长约3公里,落差约500余米。沿途巉壁险绝,岩石晶莹,泉流玉液,瀑喷琼浆。是天柱奇胜之一。
燕子冲马祖庵南,自滴翠桥至剪叉河,长约2公里。两岸竹木繁茂,苍翠浓郁,幽涧泉经此流入黑虎河。
黑虎冲燕子冲南,东有黑虎庙,西有相见湾,黑虎河经此流入潜水。
西冲玉镜峰西麓,天柱寺遗址前,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北有天柱寺、太子阁遗址,南有塔祝岭,东有崇慧塔园,西有回龙桥。
锣鼓冲天柱山境内,凡冲尽南北相向,唯锣鼓冲东西相向。玉镜峰与雪尖峰南北对峙,中开一涧,溪流急湍,形势奇险,全长4公里,落差达300米。两峡巨岩交错,形态各异,如锣似鼓,若钟象钹。俗传远古时这里本为一山,后崩裂为二。因谷窄涧陡,山风呼啸,流水铿锵,尤似敲锣击鼓之声。
飘云瀑牛马城东侧,是天柱山中最高的瀑布,海拔1100余米。从飞来峰下集汇起来的飞来泉,穿过南关口后,在这里向东折入飞来涧。这里崖高势陡,瀑面宽阔,涧口岩石上皱纹横列。泉水流过,形成一片一片淡薄的浪花,飘洒而下。既使是丰水时节,也是这样悠悠荡荡,飘飘洒洒。
激水瀑天柱山中第二高瀑,海拔950米,马祖庵东。青龙涧之水从这里逾崖直下,落差垂直200余米。每逢雨季,声若巨雷,数里之外,即闻其声,俗称响水槽。《太平寰宇记》称:“潜山有魏左慈炼丹房,山东南有激水,冬夏悬流如瀑布。”
雪崖瀑茶庄北2公里的雪崖。岩石皎洁如银,流水莹彻似雪,瀑面宽约10米,落差40余米。水大时,奔流湍急,终日雷鸣;水小时,细雨飞花,犹如戛玉。此瀑是天柱山最佳瀑布之一。
黑虎瀑白水湾西,全长340余米,分4个迭宕,最高落差300余米,是天柱山中最长的瀑布。远看似一条银链,悬于峻岭之上;近看如白色蛟龙,跃腾奔入潜水。每逢雨后,山溪横溢,飞流高溅,声若雷鸣,震撼山谷。
丫字瀑贺家畈西侧悬崖处,落差50余米。琼阳川之水流至此处,受崖头岩石阻隔,分成两股水流越过崖顶,迅又合成一条悬链奔泻而下,形呈“丫”字。
四井瀑亦称龙潭瀑,天作宫遗址西。九井河水从崖上飞泻直下,落差40余米,面宽20余米。下有深潭,俗称四井潭,亦名风井。瀑东,从建华电站蓄水渠排出的余水沿陡削的崖壁泻入风井深潭,又为此处增舔了一条人工瀑布。
三井瀑又名龙潭瀑,江家畈南。此处河谷陡狭曲折,落差50余米,瀑面宽20余米。下有龙井,西有九井电站。
乌龙瀑天柱峰北,铁心泉水从这里直入乌龙潭,落差40余米,瀑面10余米。东有齐云道院、沉香岩,西有铜锣尖,北有余河竹海,南有百花崖,似一条素链飞挂。
雷公瀑龙潭河西北的乌崖,落差40余米,而宽10余米。四季水源充沛,终年瀑声雷鸣,是天柱山中颇为壮观的瀑布之一。
龙潭有二:一在九井河三井瀑下,俗称三井潭,面积约为1000余平方米,深不可测。一在龙潭河大桥西侧的河谷中。这里河岸崖壁峭立,河水旋急涡深。俗传这里是乌龙藏身之处,可通东海。
石门潭九井河四井瀑下,亦称龙潭,面积约200平方米。东有天祚宫遗址,西有梁公泉,北有建华电站。
乌龙潭天柱峰北乌龙瀑下,面积约100平方米。潭水晶彻碧透,激浪洄旋,绕沉香岩,入滑石河。
仰天湖旧志称:“在晴雪崖下,其水沃。”按其所载方位,当今天柱寺遗址南,即西冲。经实地勘察无存。又玉镜峰东南黄山下有湖,亦称仰天湖,即今夏岩水库。
雪湖潜山县城东南,面积数百亩,盛产莲藕,藕质脆嫩,九孔十三丝。旧时曾将此藕岁贡朝廷,世称雪湖贡藕。每值盛夏,湖面白莲随风摇曳,犹似雪花飞舞,故曰雪湖。
学湖雪湖西,通称南湖,广数百亩,盛产莲藕。今潜山县菜市场之藕多产于此。
牧羊河又称古牧羊河,源于少狮峰南,绕长沟、经棺材盆,至雪崖瀑下入琼阳川。全长约为3公里,沿途有雌鹦哥石、雪崖瀑等景。
九曲河源于茶庄北的脚岭,经茶庄,聚九曲泉,绕九曲岭,至宋板桥汇余河入九井河。全长约3公里。
余河源于玉镜峰西麓西冲,至宋板桥汇九曲河入九井河,全长约4公里。
九井河源于玉镜峰西麓的余河与源于茶庄北的九曲河聚于宋板桥后,汇成九井河。至贺家畈,又与从丫字瀑泻下的琼阳川之水汇合,傍天祚宫,奔西风岩,穿落马桥入潜水,全长6公里,落差300余米。河水飞滢溅雾,悬瀑生烟。流水落处,穿石成潭。沿途深潭数十,大潭有九,俗称九井,因以名河。
吴宕河源于佛子岭东的白石凸,经吴宕,穿飞虹桥,至江家畈入九井河,全长约2公里。
谷水即山谷流泉。源于卓锡峰西麓,经石牛古洞,傍青牛石,穿西林桥,夺谷口入潜水,全长2公里。沿途有摩崖石刻、涪翁亭、青牛石等景胜。
菱角河本名林家河,源于虎头崖西麓的拖岭岗。经船形石,穿菜林庄,贯野人源,于旌驾桥下入潜水,全长约5公里。沿途有虎头崖,野人寨、旌驾桥诸胜。
黑虎河源于天书峰阳的幽涧泉和源于七星岩下的泉水汇于滴翠桥下,经燕子冲,至黑虎冲,聚剪叉河,下黑虎瀑,穿白水源入潜水,全长约6公里。沿途有轿子石、黑虎石、黑虎瀑诸景。
锣鼓冲河自西向东。源于玉镜峰西北麓的天柱寺遗址东,经锣鼓冲,穿湖田入皖河,全长约5公里。沿途怪石林立,两岸悬壁陡峭。河水绕岩穿石。叮当作响,犹似敲锣击鼓之声,清脆悦耳。
董河自南向北,源于百花崖下,傍铁心石,下乌龙潭,于滑石河口汇江家河,至双河口汇皖涧,入龙潭河,全长约5公里。
滑石河源于棉花岗北,至洗澡潭汇江家河入董河,全长约4公里。
江家河源于黄泥凸,至黄梅尖下聚燕条河,于洗澡潭汇铜锣沟入滑石河,全长4公里。
燕条河源于神仙打坐,至黄梅尖下入江家河,全长约3公里。
龙潭河皖水自雷公井至杜埠一段的别称,全长约10公里,河宽平均300余米,九滩十八湾,河床浅显,鹅卵遍布,水流湍急,浪花进溅。两岸青山滴翠,竹木参天,环境清新,幽雅宜人,是乘竹筏游览的最理想的地方。
上一篇:第十五节 幽洞
下一篇:第十七节 奇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