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应梦井
应梦井是野人寨后山的一口小井。
相传唐明皇李隆墓一天夜里睡得正香,恍惚间,一座雄奇、秀丽的山峰出现在他眼前。他正惊异时,一朵祥云从天边飞来,缓缓落在山前的一个小坳里。从云中走出一位白发仙翁,指着身旁一块巨石对唐明皇说:“我乃九天使者,今受玉帝之命来天柱山巡视。天柱山山奇石怪,洞幽水秀,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为司命真君栖真之所。这块巨石有一眼山泉,如果你虔城从道,就将此泉开出,并在泉旁建祠,日后天柱山的道教必将兴盛。”说完,又乘祥云,飘然而去。
第二天,唐明皇派特使王越宾至天柱山寻找那眼泉水。王越宾在天柱山找了数日,也没有找到。这天,他来到野人寨后山,远远望见前面山岗上有两只白鹿,便领人向白鹿走去。行至岗下,白鹿忽然不见了。再看这里的环境,与唐明皇所描述的梦境毫无二致,旁边也有一块巨石。王越宾大喜,即下令搬开巨石,石下果然有一眼清澈碧透的泉水喷涌而出。王越宾又令人将泉眼四周砌上砖石井栏,并在山岗上建“司命真君祠”。
王越宾回朝后,将清况禀报了唐明皇。唐明皇大喜言道:“此井应我梦也”从此,“应梦井”便流传开了。
胭脂井
天柱山下的梅城北门外,生长着一片茂林修竹,一条碧水清溪从林中蜿蜒穿过,这是风景秀美、清幽的好所在。林中有“广教寺”,寺内有一口石凿栏杆围砌的深井。这口井,说来也怪,半边井水清澈见底,另半边井水却终年呈粉红色,且芳香沁腑,当地人都叫它“胭脂井”。
相传这广教寺在东汉末年,曾是太尉乔玄的暂居之所。乔玄有两个女儿,长女大乔,次女小乔。二女不但有闭花羞月之貌,而且聪明淑慧,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是远近闻名的绝代佳人。不料,二女被东吴将领孙策、周瑜看中,他们执意要娶大乔、小乔为妻。紧接着,便亲率兵马,带着厚礼来乔府提亲。乔玄和两个女儿本来慑于武力不敢不从,又见孙策、周瑜英武过人,相貌堂堂,也就答应了。当天夜里,大乔、小乔收拾着行装,想到明日将告别这依峦的故土远嫁东吴,不禁潸然泪下。第二天清晨,她俩来到井旁梳妆,清澈的井水映出二女的花容月貌,这使她俩突然憎恶起自己的容貌来。于是将手中的胭脂全部倒入井中,决心以后再也不梳妆打扮。从此,井水就变为胭脂色了。
天乐台
出神秘谷,登上天池峰,游人就会看到一台如巨石依山平卧。它左连天池,下临深壑。北望可见天柱峰耸立于烟岚云雾之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乐台”。
关于天乐台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
明代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相传有一个出自怀宁的新科状元叫刘若实,因不满朝政,刚上任不久就弃官返乡,怀着满腹的忧怨来天柱山隐居。他擅长弹凤凰琴。每天清晨,他都带着心爱的凤凰琴来到天乐台上,面对天柱峰,自弹自唱,抒发心中的烦闷。
这一天,他象往常一样,披着朦胧的“雾纱”,坐在天乐台上,轻拨琴弦,哀婉吟唱。那琴声如泣如诉,甚是凄凉。不一会儿,旭日东升,万道霞光透过薄雾,为天柱群峰披上一件五彩斑谰的彩袍。这时,自西南方向飞来千百只白鹤,和着琴声在天柱峰前回翔飞舞,宛若翻卷的白波碎浪,刘若实被眼前的奇景惊住了,深为自己身处乱世又在为深山之中遇见鹤群所感动,不觉停止了拔弦。谁知琴声一停,鹤群大乱,倾刻间向远万飞去。刘若实猛地醒悟,急忙又弹奏起来,那鹤群听到琴声又旋即回转,重随着琴声翩翩起舞。就这样,弹了一曲又一曲,刘若实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泪水盈满了他的双眼,弹琴的双手也越来越有力,忽然“咔”的一声,琴弦断了。等他接好琴弦,白鹤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十分惋惜,内心一片茫然,无奈只得下山。以后每天清晨,他仍抱着琴到天台上弹奏,希望那千百知音能再次飞来。但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刘若实的琴声没再引来白鹤,只有那凄凉的琴声在天乐台上空回旋。
雪湖贡藕
雪湖盛产藕。每至盛夏,湖面上满是雪白的莲花,远远望去,宛若一片初春未消的残雪。
相传这雪湖是三国时曹操手下的大将张辽在天柱山清剿叛将陈兰时,为筑天宁寨,令军卒一夜之间在此取土挖成的,取土筑寨过程中,许多士卒劳累而死,张辽下令将他们的尸体埋在新挖的土坑里。尸体腐化后使雪湖湖底的沉积泥格外肥沃,加上水底有数十处泉眼,水质特别好。雪湖藕九孔十三丝,特别脆嫩香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曾路过潜山,当地士绅献上雪湖藕。洪武皇帝吃了后,连声称赞雪湖藕为海内佳品,并下旨:以后每年八月开湖,须将第一批藕贡给皇城。“雪湖藕”直到现在仍是宴席上不可多得的名菜。
舒王台
北宋仁宗皇祐年间,文学家王安石曾在舒州任了两年的通判。他爱读书,在治所旁筑一土台,每至夜晚登台,在这里挑灯夜读。
有一天,夜幕刚刚降下,王安石和往常一样在台上读书。他默念诗文,渐渐地陶醉在诗意之中,不觉已入深夜。忽然吹来一阵凉风,将烛火吹灭了、四周漆黑一片,他连忙找出火石,可敲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把蜡烛点燃。正在焦急之际,天上飘来一位仙女,取下自己发饰上在一颗宝珠投向空中。只见那宝珠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彩虹,隐隐落在台中央的画梁上,照得台四周如同白昼。王安石欣喜若狂,急忙叩首致谢,但仙女早己消失在夜空中。
原来是王安石夜夜勤奋苦学.感动了这位仙女,才赶来赠送宝珠。此后,王安石读书更加勤奋。那颗宝珠,后来还引来了许多美妙的传说。王安石被封舒王后,台亦称舒王台。不知多少人把到这里登台赏月,当作极大的享受。因此,“舒台夜月”也就成为潜山的一大景观。
刘源的故事
南宋末年,蒙古人大举南侵,南宋的半壁河山岌岌可危。各地有识之士,纷纷起兵勤王抗元。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潜山乡绅刘源在野人寨起兵,响应者达十万余众。他把人马五里一营,十里一堡地分散开出,分别占领天柱山区内的各个制高点,并将天柱山的险要处按所在方位分为东、南、西、北、总五个关口,派重兵把守。
刘源以天桂山为根据地,与岳西司空山的傅高、张德兴率领的义军互为犄角,击退了蒙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蒙军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下,被迫调来狡诈多谋的昂吉儿再度围剿。昂吉儿用少量兵力拖住刘源,重点进攻司空山。不久,司空山寨破,傅高、张德兴战死。清剿了司空山以后,昂击儿将全部兵力集中到天柱山。他一方面命令蒙军猛烈进攻,另一方面又以重金收买内奸。当时,刘源军中仅有一门火炮,威力很大,每次都是在这个关口开一炮打退敌人后,立即运到另一关口再开一炮。后来一个姓朱的内奸将这一秘密告诉一了昂吉儿。昂吉儿命令蒙军同时向各个关口发起猛攻。最后,刘源义军寡不敌众,关寨被破,刘源也战死在天柱峰下。他的头被昂吉儿割下带回大营邀功去了。蒙军撤离后,人们为刘源装了一个木制假头,与他的尸体一起安葬在百花崖下。到了明朝,宣德皇帝封刘源为“护地大王”,并建造了一座“大王庙”,规定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两度庙会纪念他。
附:天柱山部分古代诗文目录索引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