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九龙金印相传唐肃宗李亨曾命人以金铸“龙印”,印钮镌螭龙9条,但史料无考。后世仿造“九龙金印”藏于化城寺以作镇山之宝。清咸同年间被贼盗去。《龙印碑记》载:“光绪丁酉年(1887)夏青阳大雨,县署恐水道淤塞,谕民疏通开沟。七月中旬,楚地客民张金林于西门土地祠旁得印一颗,献之县署,周方四寸,重六十四两,铜质九龙钮,为‘地藏利生宝印’。复恭送九华寺院珍藏。”后因社会动乱,有僧人恐其丢失,携金印下山,藏于何处,概无交代。几经沧桑,方转至芜湖赭山广济寺。“文化大革命”中由芜湖市民族宗教处收藏。这枚“九龙金印”,重4.25公斤,周方12厘米,高 13厘米,下边厚2厘米,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经过鉴定质含沙金。

独龙金印清咸同年间“九龙金印”被盗,几经周折后又于光绪丁酉年(1887)重归九华。此后为确保金印之安全,僧人将“九龙金印”密藏于芜湖广济寺,不轻易示人,另铸“独龙金印”在九华山应酬香客,后又遗失。“文化大革命”中,此印被发现,先由芜湖市财政局收藏,后转藏于芜湖市民族宗教处。这枚“独龙金印”,每边长12厘米,龙钮高15厘米,下边厚3.5厘米,重5公斤。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一侧镌刻“唐治德二年”。

九龙铜印1枚,因“九龙金印”密藏于广济寺不轻易示人,九华僧人为应酬香客以铜仿制“九龙金印”,通称“地藏印”。每边长 10厘米,下边厚1.2厘米,镌饰九龙钮。今藏九华山历史文物馆(以下简称文物馆)。

龙钮铜印1枚,每边长12厘米,厚2厘米,印钮为伏龙状,高8厘米,重3.6公斤。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背刻“唐至德二年敕赐”。曾于战乱中遗失。1921年青阳人曹佐廷发现此印,以重金收买并送归九华。今藏文物馆。

狮钮铜印1枚,每边长12.2厘米,下边厚2.5厘米,印钮镌饰一雄狮,重2.3公斤。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上刻“祇园禅寺”。藏文物馆。

万历铜印1枚,边长11.7厘米,厚2.5厘米,印钮镌饰“游龙戏珠”,钮高12.8厘米,重3.6公斤。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一侧刻“明万历十四年”,一侧刻小楷“地藏利生宝印”。藏文物馆。

圆钮铜印1枚,每边长11.7厘米,厚0.3厘米。印钮为圆球状,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藏文物馆。

方钮铜印1枚,每边长7厘米,厚0.5厘米,方钮高9厘米,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藏文物馆。

玉质方印1枚,正方体,每边长8.4厘米,重1.4公斤。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上刻“至德二年”。相传是江西省信士龙田恭献九华。藏文物馆。

另一枚,正方体,每边长8.9厘米,高8.8厘米。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藏文物馆。

玉狮方印1枚,每边长11厘米,高8.4厘米,重1.2公斤。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上镌饰“雄狮抱球”。清咸同年间贼首慕羡化城寺珠宝,入山劫走玉印一颗,无查。越数十年,寺僧重建化城寺,见荷花池(即放生池)“放光”,竭水查视,掘得此玉印,遂于化城寺收藏,至今完好。

另一枚,海边长8.9厘米,高10.5厘米,重1.5公斤。九叠篆阳文“地藏利生宝印”,上镌饰“雄狮戏球”。藏文物馆。

九狮玉印每边长9.8厘米,高12厘米,重1.5公斤。镌篆文“南无地藏王菩萨宝印”,上镌饰一大母狮、八小幼狮。放化城寺应酬香客。

玉壶石印1盒,内有小大印章9枚。盒与印均为铜质。盒上镌“玉壶石印,大清光绪年造”并“民国七年七月一日七绝”诗一首。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