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梁天柱(1916—2001年),山东平度大泽山人,原名梁善玺,号天柱山人。生前曾任中国画研究院特约画家,青岛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他所创作的近20幅山水画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院等收藏。
梁天柱是一位自学成才,大器晚成的画家。他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医40年之久。但他始终钟情于笔墨丹青。他童年,经常临摹乡中年画、古书插图等,为街坊邻居年节悬挂的小红灯笼作画。17岁时,遵父母之命学医。1940年回青岛建立大安医院,自任院长。后考入青岛业余美术学校,学画3年,掌握了一些绘画基本知识和技术。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从医,偶然的机会看到黄宾虹的山水画,被之感动,开始专攻山水画。
那时,他住在上海路24号大杂院临街的门洞边屋里,14平方米须容纳8口之家。他经常是4点起床,在自己睡觉的地方支起一个大面板作画,天亮时再合衣睡一会,然后去上班。他在各种纸上画,每天至少画十几张。他画的草稿数以万计,除了临摹印刷品外,还购买黄宾虹的真迹临摹。他悟性高,进步快,当时他没有条件漫游全国的山川,就经常在周六到崂山去作画。为了观察雪景的变化,除夕夜,他到崂山待上一夜。
梁天柱所作的黄派山水画,在70年代中期,已被人们交口称赞,但他却渴望着自己画风的升华与创新。1977年7月退休后的5年间,他七下江南,饱游名山大川。他在笔记中写道:“石涛上人言:‘搜尽奇峰打草稿’,如奇峰不尽览,山川不广游,何能下笔有神?我致力于笔墨耕耘四十年,难脱前人面目,非笔墨功力不深,实乃造化蒙养不足也。”65岁那年,他只身西去敦煌,敦煌使他找到了艺术深层的内涵。经过一段探索,他的画风大变。他把敦煌壁画那色彩的瑰丽流动,融入黄宾虹晚作的苍老浑厚之中,水墨重彩于一炉,线如钢筋铁骨,形成了气势雄伟、浑厚拙扑的个人风格。他的“江山不倦登临眼”、“日蚀”、“玄之又玄”等作品,不假华藻,大气磅礴,在中国山水画坛别开生面,“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1985年在济南举办个展;1989年出版《梁天柱画集》;1992年中央美院为其举办联展;1993年11月3日,中国画研究院特邀其在该院举办个展。同日,还专门召开了由在京的画家与美术理论家50余人参加的梁天柱山水画艺术研讨会;1997年,其作品《江南山水画》被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美术》、《中国画》、《中国美术报》、《中国文化报》、香港《文汇报》等许多海内外报刊杂志也专题介绍过他的山水画艺术。
来源:市北区情网
上一篇:咸怀良
下一篇:梁玉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