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李旸谷(1899~1939),又名李苍江。荆溪县(今宜兴)湖乡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学生时代受“五四”运动影响,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民国10年(1921年),他在县城阳羡女子小学任教时,参加进步青年组织宜兴评论社,在《宜兴评论》上连续撰文论述“革命与宜兴”,呼喊“宜兴社会不得不革命,不容不革命”,断言“革命是人群进化必由之轨辙”。他经常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因此遭军阀缉捕,只得离宜赴沪。民国15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2月,以国共两党党员双重身份秘密组建国民党宜兴县党部,他负责组织工作。“四一二”政变后,潘梓年、李旸谷受命于中共上海区委,组建中共宜兴特别支部。同年9月,中共宜兴县委成立,他主持县委工作,领导群众开展反粪捐和驱逐国民党县长的斗争,并参加组织发动震惊江南的宜兴农民-。-失败后,李旸谷等人潜往如皋。民国18年他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工作期间,组建共产党支部。民国21年,他返宜,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党组织的恢复工作。民国24年,李旸谷等人集资创办《义报》社、大会印刷所及煤球厂,安排许多同志的生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武汉,在中共中央长江局(八路军办事处)机关报《新华日报》社工作。日军侵占武汉后,他随新四军五师挺进鄂豫山区。民国28年7月,任鄂豫边区党委机关报《七七报》社长兼主编。当时,部队处在敌人的包围中,他们晚上编稿,天亮前印好,战斗一打响,立即背起稿件袋和油印机,上前线采访编稿。12月25日,部队在孝感地区被日伪军包围,报社同志随以李先念为首的司令部突围。26日,他们越过敌人-线宋(河)应(城)公路时,被敌人发现,李旸谷在掩护同志们冲过-线时英勇牺牲。
上一篇:朱松寿
下一篇:华璂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