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王来(生卒年不详),安徽来安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曾自称“来今哀老,死期难保朝夕”。来安地处滁河下游,河道屈曲,入江口远在-,难以骤泄三面下注的洪水,北岸圩田往往淹没。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官府曾在今浦口境内开挖朱家山河,以图在朱家山切岭,西北引滁河,东通长江,既可泄水,又可救旱,然均以朱家山石骨坚硬而功亏一篑。
隆庆二年(1568年),王来申请改挖官塘,以避朱家山之石。经李姓屯田御史批准进行勘估,并委浦口守御府指挥督率工匠兴工。正值此时,屯田御史改由张姓担任,张不同意兴办是项工程。王来乃写状前往南京通政使司,告送南京都察院,转行屯田道。状词偏激,忤犯张御史,差人押送王来至朱家山河处,发给官银30两,要他雇工在官塘上下打井4处,探试河路下面有无石骨。王来恐怕事情不成承担耗费官银罪名,乃退还官银,用自己典掉田地所得的50两银,打井4口。张御史又要王来领银200两,自雇人夫,挖样河40丈,王来回以年老眼瞎,且挖河工程原已委任指挥李绍负责,不肯接受,词语激切,触怒御史,将王来置于狱,并予杖责。要他供认“委难开凿,实费钱粮浩大,军民不愿等情”。开河事遂停工。万历元年,王来再上《开河议略》,获得准许,但“寻以用非其人,冒侵帑金,惧阴谋阻挠而罢”。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滁河下游大水,圩埂尽数冲破。布政使司派人取王来当年写的开河奏议,王来后人王之荩乃缵承祖志,请开朱家山河。经江南驿传盐法道查勘后,两江总督要求作速前往开河,并于上下两江司库费项下拨款。连同首尾建闸,“用银二千七百余两”。工成后,因“雨霪水冲,山土卸入沟内,不数年即塞”。
上一篇:万叶封
下一篇:缪文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