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顾时(1334-1379),字时举,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滕国公。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顾时投靠明太祖,成为起义军的一员,累积战功升任元帅。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的战争。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随徐达北伐元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济宁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随傅友德征伐明夏。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随李文忠征伐北元,以疲惫之军战胜北元军队,大振军威。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镇守北平。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去世,追封滕国公,谥襄靖。
早年经历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时任百夫长的顾时跟随明太祖渡长江,后来累积战功升任元帅。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顾时参与攻取安庆。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顾时参与攻取南昌、庐州。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顾时参与攻取泰州,同年升任天策卫指挥同知。
戎马生涯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顾时跟随平章韩政讨伐濠州,守将李济投降。又进攻升山水寨,顾时率小船围着守军的船转,船上的守军往下看顾时,讥笑他,十分懈怠。顾时趁机率壮士数人,大呼跃入守军船中,守军大乱,其余的船只竞相逃跑。张士诚的养子五太子率军前来援救,被薛显击败,五太子投降。后顾时又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吴地。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顾时随徐达北征,在攻克山东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顾时被任命为大都督府副使并兼同知率府事,并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黄河南北。顾时奉命疏通水道,使舟师得以从临清到通州通行无阻。八月,参与攻克元都,和诸将分守古北各个隘口。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顾时随军攻克了平阳、崞州、兰州,并俘虏了王信等四十六位逃将。 围攻庆阳时,顾时驻扎在庆阳城北,庆阳守将张良臣率军在庆阳城下耀武扬威,顾时领军将其击败,俘虏了九位将领,张良臣从此不敢再出城作战,后来庆阳城中粮绝,张良臣的部下开城投降。徐达率军班师,但命令顾时担任静宁州经略,率骑兵击退了贺宗哲。西边得以全部平定。
南征北战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顾时升任为大都督同知,封济宁侯,允世袭,食禄一千五百石。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顾时任左副将军,协助傅友德讨伐明夏。顾时从兴元出发,先后攻克阶、文二城,后又在汉州打败了明夏军队,接着攻克了成都。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顾时协助李文忠北征北元,分兵进入沙漠,不幸迷失了方向,粮食耗尽,又遭遇了北元军队,士兵因为疲乏都不能作战,顾时于是率麾下数百人,跃马向北元军发动冲击,北元军队败退而去,顾时缴获其辎重、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
晚年生活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顾时随徐达镇守北平。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顾时被召回南京。 八月,增加一千石的俸禄。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顾时又被派往北京守城,同年因终日饮酒作乐,不谈军事,被朱元璋剥夺俸禄。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一月,顾时去世,享年四十六岁,朱元璋停朝两日。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安葬于明孝陵北面的钟山,朝廷追封他为滕国公,谥襄靖,牌位附祭于功臣庙。[10-11]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胡惟庸案发,顾时位列胡惟庸党朋之首,其子顾敬因此被杀,爵位也被削除。
上一篇:陈德
下一篇:张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