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梅竹樵(1903~1947),学名兆勤,凤阳县红心乡人。民国18 年(1929 年)在家乡红心铺,经谢方华介绍加入共产党,同年被选为红心支部宣传委员,以后任红心区宣传委员。民国20 年入伍。
民国21 年2 月,中共长淮特委和凤阳县委下属党组织均遭破坏。梅竹樵逃到南京码头当了9 个月装卸工。民国23 年春离开南京隐身到滁县琅琊寺当和尚,化名常静。民国25 年10 月秋回到凤阳红心铺,一面做生意,一面做地下交通联络工作。
民国27 年10 月,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到肥东青龙厂,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建议,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派共产党员李永海到红心铺与梅竹樵联系,梅竹樵要求恢复党籍,后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批准,民国29 年1 月恢复了梅竹樵的党籍。
民国27 年冬,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四工作团到凤阳,在凤阳棋盘路一带建立了抗日游击队,设4 个大队,梅竹樵任大队长,活动于红心一带。同年新四军谭希林参谋长带领部队来到红心与梅竹樵联系,很快建立了党组织和武装。此时梅竹樵的游击大队发展到200 余人。建立了区乡政府以及群众团体,组织商抗、农抗、妇抗、青抗等。在潭希林部支持下,活动于定凤嘉三县交界处,活捉顽军大队长董万林,缴枪70 余支。民国28 年冬,梅竹樵领导的游击大队编为新四军四支队14 团的一个营,梅竹樵任营长。民国29 年任定凤嘉县县长,兼独立团团长。民国30 年,凤阳抗日民主政府恢复,梅竹樵任县长兼独立营长,后调任定凤怀独立团团长,定远县长兼支队司令员。与伪和平建-第三旅副旅长叶茂才、伪保安司令部第二团团长花庆旺、伪县自卫大队长鲁桂林作战多次,影响很大。
民国31 年,梅竹樵任定凤嘉县县长兼独立团长。民国34 年,梅竹樵改任定远县县长、县总队长。民国35 年4 月,梅竹樵去淮阴华东局党校学习。5 月,国民党桂系军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全面进攻,淮南路西部队、机关北撤到淮阴。秋后,梅竹樵学习结业,受组织委托带领淮南、皖北、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干部组成的苏皖干部大队约四五百人,继续向山东撤退,梅竹樵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
民国36 年,梅竹樵及所率干部大队跨过陇海路进入豫皖苏边区,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将干部分配到区属各县工作,同时宣布梅竹樵任第三分区司令员。7 月20 日,梅竹樵在赴任途中,在河南永城县官塘、李集一带与国民党七十四师所部遭遇,他身负重伤仍英勇战斗,最后用仅剩下的一颗子弹慷慨捐躯,时年44 岁。1953 年他的遗骨被运回红心乡,安葬于红心乡南头竹林里。
上一篇:吴继光
下一篇:郑伯川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