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号虚斋,泉州曾井铺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生。成化十三年(1477年),福建省试第一名,成化二十年举进士。
弘治初,蔡清受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吏部尚书王恕奏请改授吏部稽勋司主事。从此两人时相往来,关系融洽。蔡清上呈三札,其一为请振纪纲,又疏荐名士刘大夏等30余人,王恕均予纳用。时庶吉士邹智因议论政事被捕入狱,蔡清竭力请出老师和好友何乔新出来解难,邹智得免死罪。
弘治四年(1491年),蔡清补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弘治十二年,长子蔡存畏赴乡试,在归途中去世,蔡清请求便养,升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不久,蔡清又请终养。
正德元年(1506年),蔡清任江西省提学副使,主持修葺宋理学家朱熹讲学书院白鹿洞,严格督促诸生学习功课。第二年举行小试,成绩名列前几名的学生乡试全部中举。
时宗室宁王朱宸濠住在南昌,欺世盗名,图谋不轨。其生日时,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都穿朝服贺寿,唯独蔡清不穿“蔽膝”,表示与朝觐皇帝有所区别,朱宸濠不悦;每月初一、十五,诸司官员先朝拜宁王,初二、十六才进谒文庙,蔡清竭力劝说同僚初一、十五先礼拜孔子,第二天才拜谒宁王,朱宸濠更加怨恨。有一次宴会,朱宸濠在大庭广众中嘲笑蔡清不会写诗,蔡清当即反刺:“我平生对人就‘无私’!”以“私”与“诗”同音,刺中朱宸濠谋国之心。后来,朱宸濠诬告蔡清非议皇帝圣旨,蔡清严词反驳,闭门谢客。嗣后,借身体有病为由,上表辞官。
正德三年(1508年),蔡清病逝,享年56岁,葬在泉州城东郊钟卢山(又名桃花山,今属东海镇)。
蔡清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继承朱熹学说,又有独创,主张“理(精神)先”、“气(物质)后”,由“理”生“气”,认为“尽-皆气也,理则是此气之理耳”,自成一家,称“清源学派”。直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还有“至今天下言《易》者,皆推晋江;成(成化)宏(弘治)间士大夫谈理学,惟蔡清尤为精诣”的公誉。
蔡清热心教育工作,努力造就人才,“有志之士不远数千里从之”,就是休假、病假、侍养或守制家居,他也设席讲学。他教导出来的学生,都因理学名噪其时,如陈琛、赵录、王宣、易时中、林同、蔡烈、舒芬、夏良胜、邹守益等人,都是一时俊彦。
蔡清著有《四书蒙引》40卷、《易蒙引》38卷,又有《河洛私见》、《太极图说》、《通鉴纲目随笔》、《虚斋文集》(1986年,泉州历史研究会影印《虚斋文集》,易名《蔡文庄公集》)等。嘉靖八年(1529年),他的儿子蔡存远将《易蒙引》、《四书蒙引》表进朝廷,明世宗诏令刊行。
万历年间(1573~1619年),赐蔡清“文庄”谥号,赠礼部侍郎。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