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67年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1972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75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75年至1986年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任助理教授、教授。2004年起在清华大学任全职教授。2005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
2017年2月,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46年12月生于上海。
1967年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
1972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
1975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在美任教
1975年至1986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担任教授;
1986年至200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担任Wiliam and Edna Macaleer工程与应用科学教授。
1998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全职回国
2004年,姚期智决定将57岁以后的人生回归中国大陆,开创科学研究的新舞台。他毅然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任全职教授。
2005年3月16日,获得北京永久居留权的“绿卡”。
2005年,由姚期智主导并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合作的“软件科学实验班”(后
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也被称为“姚班”)在清华成立,并先后招收大一、大二两班学生。次年3月,姚期智在致清华全校同学的一封信中掷地有声地写到:“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培养优秀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员,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人才。”
在清华大学先后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ITCS)、交叉信息研究院(IIIS)和量子信息中心(CQI)。他从清华开始,逐步建立中国的计算机理论科学的研究队伍,试图在国际上造成影响。
2007年3月2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共同到清华看望姚期智。周济强调,姚期智全职归来并带动一批人才回国发展,堪称一面“旗帜”。徐冠华也谈到,像姚期智这样的旗帜性人物回国必然会产生“放大效应”。
2017年2月,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
上一篇:屠仁守
下一篇:鲁以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