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曾(1841~1917)
字理臣,名楠忠,花西栗林店古柏树村人。清咸丰八年(1858)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高燮曾与本县屠仁守、秦应逵三人同科考中进士。高燮曾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时,他官至给事中和左都御史。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高燮曾与另外六大臣共上奏折弹劾北洋大臣李鸿章“误国”,要求“惩处”,“以儆将来”。并曾疏指西太后懿旨,有“挟朋比私,淆乱国是”之语,受到慈禧召见、备问。 1898年3月,丧失主权的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签订,高燮曾对此极为愤慨,即与王佑辟等联袂入乾清门伏阙痛哭,请求拒俄变法。同年,康有为上 书光绪请求变法,当权者厌恶他的耿直,不为他转奏。当时高燮曾任兵掌印给事中,看到康有为的上 书,慨叹其忠诚,于是上 书光绪帝极力推荐,请求委任康有为以要职,此举在清廷官吏中尚属首次。
辛亥革命后,高燮曾抱着对清皇帝的一片忠诚,不愿做另一朝代的官,与其子高承枢一起,辞去所任职务。高燮曾热爱乡梓,曾捐俸在故里修建学屋供家乡子弟就读,对家乡贫苦士民亦常尽力相助。虽居官数十年,告老时,惟三四架书籍相伴以度晚年,于1917年去世。
高燮曾子高承枢,清代举人,曾任直隶省宣化府怀来县知县和怀来州知州。孙高士瑾,抗日战争时参加革命, 曾任中共中央机关秘书、张闻天秘书和辽宁省计委副主任等职。孙女高容,抗日战争参加革命,曾任湖北省妇联副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