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谢国平(1885—1911),原名国南,字少知,连平陂头莲星村人。是策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连平州政权,建立民国连平县政权的第一任县知事。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谢长至10岁时,家里送他上私塾。在他13岁那年的某一天,有两位外国牧师到他家作客,赠给他数十本宣传新思想和民主革命的书籍。自此,他开始接触西方的宗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光绪二十八年(1902),谢应科举童子试,考入了邑庠。光绪二十九年七月,他到广州求学,先后在广州师范、广州警察学校读书。光绪三十三年,他从警察学校毕业后,任广州市第五区警察署书记。目睹清廷腐败,他逐渐产生了救国救民思想,后经人介绍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会代表,秘密赴港参加同盟会香港支部常务会议。在会上,他对策划起义事宜提出过诸多建议。光绪三十四年,谢考入广州政法学堂,至次年结业,被委派为琼州监审员。到琼州任职数月后,他受同盟会香港支部派遣,到韶州(即韶关)、惠州各地联络革命志士商讨起义之事。于是,他辞去琼州监审员职务,奔走于北江、东江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广州黄花岗起义后,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谢国平和熊志刚等决定从连平人手,然后逐步扩展东江各县革命势力。清宣统三年(1911)农历八月初五日,谢国平、熊志刚、颜保之等人集结民军100余人一举占领连平州署,勒令知州陈林松交出印信,离开州衙,并当即建立新政权,改州制为县制,设县公署,谢国平任县知事。出榜安民后,连平城商店照常营业,秩序井然。同时,在凤阳书院设民军司令部,扩编民军两个营,计划组织兵力攻取新丰、龙门,以便与广州革命力量联成一体。但是,由于没有及时肃清当地清朝保皇势力,没有及时对当地清军进行改编,以致埋下了祸根。此时,连平城内的清朝遗党暗中勾结,串通原连平州清军哨官韦光亮发函至长吉(今隆街镇),指使该处清兵驻防营哨弁颜友曾,引领该营清兵假借拥护革命开入州城,向民军司令部发动突然袭击。当时民军初建,缺乏军事训练,刚一交火便被击垮。当地所有反动势力亦趁机大肆搜捕革命党人。颜保之见势不妙,即奔往墩下德国教堂避难。谢国平、熊志刚先后在连平城内被捕,同时遇害。
上一篇:范寿
下一篇:何秉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