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陈岩,初名“陈益”,字有谅,生于1365年,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陈亢的后代,从小就天资聪慧,且知书达理,弱冠时即精通经史,因德才兼备,被地方官举荐贤良方正做了官。后又被举荐入朝廷,受到明太祖朱元璋接见,遂赐其名为“岩”,赐字“维石”。
陈岩历经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任皇帝,先后督办了绥靖“叛乱”侗族百姓、常德农民“拖欠”租税、组织民夫营运木材石料入京等重大社会事件,深得朝廷信任。先后历任浙江慈溪县丞、顺德府通判、台州府通判等职,均有惠政载入史册。
话说陈岩任台州通判后,做了两件大好事,一件是强化地方武装,严布海防,抵御倭寇侵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另一件则是大力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抗击自然灾害。兴修水利,陈岩设计的计划实施得很顺利,可植树造林计划却让他大费脑筋,因为当地人民植树造林意识不强,总认为那是大自然本身的事,所以,让他们在门前村后育苗栽树,他们不是不理不睬,就是敷衍应付,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看来,非得想想办法不可了。
植树造林
通过观察思考,陈岩把目光盯在了榉树上。榉树树形美观,材质优良,寓意美好,何不从榉树上打开突破口。于是,陈岩来到学堂,主动为学生授课,一方面勉励学生勤奋学习,考取功名,报效国家;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榉树,不仅介绍了榉树的特征,更赋予了榉树神奇而积极的寓意:只要种上榉树,以后就能中举人,求取功名。
陈岩几乎跑遍了整个台州府的六县。学生们回到家中,把通判的建议一说,家长们纷纷响应,很快读书人家门前屋后栽种了榉树,一场植树造林的热潮迅速掀开。
当时,陈岩的儿子都在家乡蒙城求学。陈岩便把几棵榉树苗带回蒙城,栽植在自家的门前。陈岩的这种举动,很快引起邻居的好奇,大家纷纷赶来询问缘由。陈岩就把榉树的优点长处向大家作介绍,特别强调谁家种上了榉树,谁家的孩子将来一定能获取功名。听陈岩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响应,陈岩一批批将榉树苗带回蒙城,免费发放给家乡人民,很快蒙城城乡榉树普遍。
上一篇:李子林
下一篇:马晓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