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张少南(1870~1934),清同治九年(1870年)出生于泰州曲塘镇(今属海安县),民间评话艺人。本姓陈,幼年过继给评话艺人张炳南为义子,遂取名张少南。自幼酷爱评话艺术,乃翁进场演出,他均跟场听书,曲塘三家书场每有艺人登台,他都日夜赶场学艺。张少南平生爱好武术,他将武术中的招式,运用至《隋唐》书中对各战将的描写和战争场面的渲染,引人入境,令人折服,为《隋唐》这部评书增添了色彩,赢得了听众,评话界誉称之为“刀马隋唐”。张少南的书艺特色有四:一是说口取介乎“方口”、“圆口”之间的“平口”,行如流水,涓涓不断;二是说表,书情“说到就到”、“开口便到”,很少“转弯抹角”,必要的“未来先说”、“过去重谈”均一表而过;三是书目结构重于剪裁,善于铺排,情节跌宕起伏,辅以风趣的对话,幽默的说表,又长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所谓刀、马、炮、哭、笑、躁,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更受听众喜爱;四是取江淮语音,除“入角”表演程咬金用“浊声”外,余无其他音调,为江淮听众青睐。张少南台品端正,上台如“头顶磨盘”,左右传神,亦不晃肩扭腰,神态自若,端庄文雅。从无油腔滑调,更无淫词秽语,善以“尖、秃、毛、光”来区分“生、旦、净、丑”,观众即便闭目听书,亦能分清书中角色。其书因质朴无华,被行家誉为“水墨画”。在江淮、盐阜及上海浦东、闸北一带,张少南拥有众多听众。且一生传人颇多,著名评话艺人余少春亦曾慕名拜张少南为师。张少南所说书目,除《隋唐》外,亦承丁寿亭的《清风闸》、《济公传》等。
上一篇:释常惺
下一篇:徐宗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