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丁友灿,原名丁猷灿,字介臣,又名周志远,嵊州市浦口镇人。1926年嵊县剡山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回家任故江乡(现属浦口镇)乡长,在自家的百亩田地上,推行二五减租。1927年初,赴杭州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学兵队,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熏陶。“四·一二”-政变后,返回家乡。期间,继续实行“二五”减租,用自家的田租等兴办学校并义务当启蒙教师。
1937年8月,受党组织安排,丁友灿接受共产党员张贵卿在家养病。在张的影响、引导下投身革命。10月,与张贵卿等在家乡发起成立“农村抗日救亡协会”,后加入张珂表发起组织的“乡村救亡协进会”,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学习。
1938年2月,丁友灿任中共嵊东区委书记。同年11月,任中共嵊县中心县委委员、农民部长。积极开展农村工作,以乡村救亡协会名义,组织农民与偷运粮食出境的活动进行斗争。1940年1月,根据中共宁绍特委决定,专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期间,因工作需要,担任过地方的保长,利用合法身份掩护党的活动,团结了一大批开明人士。并想方设法,派党员打入各乡自卫队及地方土顽武装,为建立抗日武装作了大量的基础工作。1942年7月后,任中共嵊新县委、嵊新奉中心县委委员,致力于建立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先后任“丁部”(岩头部队)、嵊东抗日自卫队负责人、嵊新奉自卫总队总队长和嵊东办事处、嵊新县办事处、嵊新奉县办事处主任等,为嵊新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作了贡献。
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后,丁友灿奉命留原地坚持斗争,任中共嵊新奉县特派员。在国民党的大规模“清乡”中,率领坚持人员,分散隐蔽,以待时机。1946年12月,恢复了嵊(县)南等地党组织。1947年1月,任中共台属工委委员。1948年1月,任中共四明工委委员,在嵊新奉地区积极建立武装,开展武装斗争。1948年2月,向嵊新东地区发展,任嵊新东县办事处(即浙东行署第九办事处)主任,10月,任中共台西工委委员,领导开辟嵊新奉、嵊新东、新天游击区,为浙东主力武装在新昌会师创造条件。1949年2月,任浙江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4月,任中共嵊新地区特派员,领导嵊县、新昌两县的接管工作。5月,嵊县解放后,任中共嵊县县委委员、嵊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绍兴专员公署第二副专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粮食厅厅长等职。1979年后任浙江省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3年10月离休。 (郭建明 整理)
上一篇:徐懋庸
下一篇:竺邦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