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李锐夫(1903—1987),原名蕃,以字行,平阳项桥乡李家车村(今苍南钱库镇)人,自幼熟读经史,擅长书法。1925年中学毕业后,便立志攻读数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获学士学位,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等校任数学教师。1934年起先后任广西大学、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1937年起任重庆大学数学系教授。1942年调任贵阳师范学校数学系主任、教授。1945年,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从英国著名数学家李德伍特研究复变函数论,专攻整函数。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数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从复旦调至华东师范大学,历任教授、副教务长、副校长。1962年起,兼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并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四、五届委员,参议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第二至五届常委会副主任,第三、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二至五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及上海市天文学会副会长等。
李锐夫精通英语,毕生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早期担负中学数学教学,编有《三角学》,被称为“李蕃三角”,影响颇大;翻译英国中学数学教材《SMP》,把世界现代数学教学方法介绍到中国。后长期在大学任教数学。1953年起,除给本科生上课外,还主持了五届的数学分析研究班和进修班的教学工作,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了上百名数学分析教师,并负责制订全校的统编教材,又主持翻译世界名著《微积分发展史》;1985年起,招收数学教学法研究生,等等。与此同时,还兼任《数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辞海》数学科的主编。读书、教书、著书,始终不懈,自称“三书子”。自小对天文也感兴趣,大学二年级时就写成了《日球与月球》,被收入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是我国理论天文学的早期著作之一;后又写成《太阳系》,被天文学界认为是描写太阳系的最详尽之作。
“文革”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十年浩劫结束后年逾古稀,仍继续担任行政职务和进行函数论研究,直到1987年1月病故,享年84岁。
上一篇:梅仲微
下一篇:方介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