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林尹(1910—1983),字景伊,瑞安城关人。父辛、叔父损,均为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林尹幼承家学,1925年,16岁即人北京大学国学系,从蕲春黄侃受业。1930年,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毕业后先任河北大学教授,讲授声韵学;后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抗战爆发后,放弃教职,投身民族救亡工作。初任华北特派员,负责民众组训工作;北平沦陷后,游击山西,进行抗日。1938年7月南下汉口,任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主任委员。1941年4月25日,在汉口市特一区(旧德租界)被敌伪拘捕。汪精卫令解赴南京,欲强其加入伪府工作。林尹以死自誓,三次被绑赴刑场以执行枪决进行威胁,终不屈服。后囚禁上海愚园864号。国民党组织部长朱家骅电上海蒋伯诚,“不惜巨资予以营救”。10月,得以脱险赴香港;12月飞往重庆,重理旧业,任四川大学文科教授。
抗战胜利后,奉命任国民党浙沪党务特派员。入台后,撰述《中国学术思想大纲》一书,被补为第一届“国大”代表。1955年后,先后执教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学院、淡江大学、辅仁大学,被推举为“中国文字学会”理事长、“孔孟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文学协会”会长,并任《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副主委、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常用国字编纂处”主任委员、“常用国字标准字体研订小组”顾问,“重编国语辞典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百科全书”编纂委员等;曾赴美国、西班牙宣扬孔孟之道,参加国际汉学会议,发表论文《说文与释名声训比较研究》。韩国建国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83年6月8日病逝于台北荣民医院。
擅长文字训诂,博通经史,兼及诸子,尤明音韵之理。著有《中国声韵学通论》、《周礼今注今释》、《训诂学概要》、《景伊诗钞》等及论文百余篇;编有《大学字典》、《两汉三国文汇》;与人合编《中文大辞典》、《国民辞典》等。
上一篇:郑亦同
下一篇:徐志朂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