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父亡后更字鲜庵,自署斋居士,别署斤竹山民,瑞安人。清光绪三年(1877),肄业国子监南学。六年中进士,人翰林。九年散馆授编修,十年兼会典馆编修,十一年任武英殿暨国史馆纂修。十二年,奉派教习庶吉士。十三年,赏加侍讲衔。校读孙诒让《墨子间诂》,举正十余处,为写跋文。余晋珊疏劾康有为撰作《新学伪经考》,绍箕联合盛昱、文廷式等电广东学台徐琪予以疏通。二十一年,中日之战失败,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数十人联合多次上疏反对,绍箕领衔或参与起草。绍箕等多出翁同龢门下,极力主战,反对割地求和,且和前清流党人关系密切,史称“后清流”。十一月,侍父归里。二十二年,列名发起开办瑞安学计馆。话桑楼系其父体芳醵金筑成,奉祀瑞安历代诗人,绍箕为撰楹联。二十三年,典湖北乡试,发策“归之于自强”。四月授侍讲。京师维新人士组织保国会,康有为任总理,绍箕担任常议员兼宣讲员。八月政变,走传消息,使康脱逃。十月转侍读,十一月擢左春坊左庶子。同年,除参与京师大学堂创议并任提调外,曾和绍第联名致函浙江布政使恽祖翼拨款补助瑞安学计馆,提及开办仅两年,成绩甚著。二十五年二月,迁侍讲学士,旋充日讲起居注官。三月,充咸安宫总裁,五月,转侍读学士,次年丁父忧,受聘两湖书院监督。选派30名优秀学生赴日本读师范。三十年,任京师学务处编书局监督,次年兼充京师译学馆监督。三十二年春,择译馆高生15人分送英、法、德、俄四国留学。旅京同乡成立浙学堂,被举为首任监督。四月,出任湖北提学使。七月,率各省学使赴日本考察学务,十月归国,有感于东瀛学制完备,人才众多,即捐廉俸二千余金补助武昌初等小学经费。次年春夏间,相继拟定农业学堂、方言学堂、文普通中学堂和师范学堂毕业及升学办法。五月,兼任湖北存古学堂提调。六月,力疾治事,经秋至冬,病益不支,卧榻梦呓仍言学务并及浙江铁路事,遂于十二月二十三日(1月26日)逝世于武昌。
绍箕学识通博,经史百家靡不窥究,诗文书法以及金石鉴赏亦皆精至。晚年致力于学务,对我国近代教育之发展贡献巨大。遗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国教育史稿》、《汉书艺文志辑略》、《楚辞补注》、《鲜庵文稿》和《鲜庵遗稿(诗稿)》等。
上一篇:宋恕
下一篇:孙诒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