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张佩峰(1887-1950),贵池县城内九华街人,幼时念了几年私塾。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到当涂县协助其叔父料理店务。三十年,张佩峰在芜湖参加了青帮。三十三年,回贵池做画眉鸟生意,直至民国9年(1920)歇业;同年,张开设“东来旅馆”于九华街。
从民国初年起,张佩峰广收青帮门徒。到民国25年止,在县境各地收“学生”260余人。自称本县青帮首领,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每日在过足鸦片烟瘾后,嘴含香烟,手提鸟笼,在街头闲逛;只要稍不如己意,开口就骂,举手就打。民国年间,张佩峰曾以没有挂画眉鸟笼为借口,怂恿“学生”砸了城里马志成酒馆,逼得店主马志成赔礼道歉,并挂起鸟笼了事。张利用各地“学生”的势力,长期霸占池口“摆渡权”、同安圩(今建国圩)的“打雁权”和茅坦鱼圩的“捕捞权”。各项收入,均由“学生”向他孝敬。张佩峰本来胸无点墨,硬要别人称他为“老先生”。
民国26年,张佩峰担任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行动组组长。31年,张又任第三战区第一通讯站(辖贵池、青阳二县)行动组长,与其子张少寅一起,长期刺探新四军游击队的军事情报。抗日战争胜利后,张的儿子张少寅当上了“安徽省参议会驻会委员”,张佩峰严然以“老太爷”自居,横行乡里,变本加厉,连国民党县长到任都要“拜访”他。
贵池解放前夕,张佩峰假装镇静,仍留城内,经常向逃匿深山的张少寅通风报信。
上一篇:张少寅
下一篇:陈锦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