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叶丁易(1913~1954),名鼎彝,笔名孙怡、访竹、光隼之等,桐城县城关镇人,当代史学家。
叶丁易出身于官僚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在家攻读古文,进中学后,酷爱文学,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民国24 年(1935 年)在北师大中文系读书时,曾参加“一二·九”-,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大学毕业后去四川,先后在成都联中、女子职工学校、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任教。民国30年去兰州,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四川剧专讲师。民国33 年回成都从事专业工艺工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员,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4 年当选为民盟四川省委委员,并任文协成都分会常务理事,与叶圣陶、陈白尘等共同领导了文协成都分会的工作。同年8 月去四川三台县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华西日报》、《华西晚报》、《新民报》用各种笔名发表文章,为坚持团结抗日呐喊。
民国35 年5 月,他因支持-,被东北大学解聘,遂应民盟之邀,任重庆《民主报》总编兼社会大学新闻系主任,并与邓初民等共同主持重庆盟务。此时,他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以《民主报》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团结、反对0,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正确主张。同年秋冬之际,国共谈判破裂,《民主报》被查封,他应北师大文学院院长黎锦熙之邀,回母校任中文系副教授,不久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北平市委-部徐冰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北平文化界革命活动。民国36 年,被选为北平文协理事,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任《民主周报》主编。此时,他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10月,被地下党组织护送到解放区,安排在北方大学历史研究室工作。民国37 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大合并为华北大学后,叶丁易任研究部中国语文研究室副主任,同年被选为华北人民代表出席华北人民代表大会。
民国38 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他以军代表身份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接管工作,后任北师大校务委员会委员、中文系教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九三学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召开时,他以九三学社全国政协候补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会议。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去朝鲜,继又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1952年后,任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中缅友好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叶丁易矢志历史和文学研究,其著作和作品有《明代特务政治》、《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战斗的朝鲜后方》、《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丁易杂文》、《过渡》、《雏莺》等。1953年,由高教部派往莫斯科大学讲学,次年6 月27 日因突发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大学讲坛。他逝世后,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
上一篇:潘璟琍
下一篇:姚永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