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郭锡镏(1706~1765年),又名天赐,生于龙山庙兜。幼年随父去台,初居半线(今彰化县属),后迁大加蚋(今台北市)。在兴雅庄一带垦荒种植,凿洞修渠,引水灌溉,为台湾农田、水利建设奋斗一生,是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突出人物之一。
郭锡镏约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之后随父去台,经过父子10余年惨淡经营,积蓄一定财产。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新垦土地日广。为实现大规模经营农业的雄心壮志,郭锡镏于乾隆初年北迁大加蚋兴雅庄一带开发大荒埔。同时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乾隆五年(1740年),他将彰化田产全部变卖,募工在新店溪支流青潭溪上围堰截水,开凿大坪林合兴寮石空顶圳,历经数年终告完成,解决部分农田缺水问题,但引水量小,灌溉能力仍不足。为使原垦和新垦的农田解除干旱威胁,郭锡镏直接从新店溪上开辟渠道,引水汇合石空顶圳,筑成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大坪林圳。
引水工程所经过的路线多是高山深涧,中间还得跨越景美溪。为解决这一工程难点,郭锡镏先是修渡槽横跨两岸,但行人不摆渡过溪,却把渡槽当作桥梁使用,不久渡槽即毁于行人足下。郭锡镏又改从溪底引渡,将水缸去底一一衔接埋入水底,暗渠引渡终于获得成功。
大坪林圳建至中途,因工程巨大,资金短缺,不得不暂告停工。直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友人林安、萧月等人资助下,才得以继续修建。至乾隆二十五年,前后经历21年,大坪林圳终于全部竣工,称金石川圳,灌溉面积扩大到1.5万亩,实现旱涝保收,经济效益显著,为开发台湾创造有利条件,在政治、社会方面影响较大。
乾隆三十年,台北遭到特大暴雨,金石川圳多处被洪水冲坏。郭锡镏一时无法筹集巨资修复水圳,忧愁过度,积劳成疾,于十一月十八日逝世,终年59岁。死后安葬在锡口山北之下塔悠(今台北市松山区),私谥为宽和先生。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把金石川圳命名为镏公圳。
上一篇:吴锡璋
下一篇:赖翰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