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牟宜之(1909—1975)曾用名牟乃是,字去非。日照市东港区奎山乡牟家庄人。1925年入济南正谊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到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要求赴延安,办事处负责人得知国民党元老丁惟汾是其姨父时,便派他到沦陷区开展抗日工作。 1938年初,担任国民党乐陵县县长。9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萧华率部进驻乐陵,建立冀鲁边军政委员会和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牟宜之倾其县政府财粮积蓄支援,并将县武装改编为八路军泰山支队。同年,他被吸收为中共特别党员。对牟宜之在乐陵的作为,周恩来评价道:“倘若在抗战伊始,中国有几十个牟宜之这样举一县之人、财、物力投身革命的县长,就会极大地促进抗战事业的发展,使抗战全局有所改观。”1939年10月,任冀鲁边区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1941年初,调鲁中区任沂蒙专署专员。3月,组织民工修建了长503 9米的沂南县袁家口子大堤, 使下游30多个村庄免遭水患。翌年8月后,调任一一五师参议室主任、山东军区敌工部副部长等职,组织和参与了策动伪军王道、莫正民、张希贤等部共6000余人的举义反正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野战军辽东军区司令部秘书长、政治部联络部长,鞍钢动力部长和北平市建设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济南市建设局局长、林业部经营司司长。期间,曾上 书中央,揭露混入林业部领导岗位的政治骗子李万铭。 1955年任城市建设部公用局局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4年获甄别。1975年4月2 9日病逝。197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为其恢复名誉。
上一篇:荆恕
下一篇:苗佃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