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德贵(1921年~1961年) 艺名春喜,濮阳县郎中乡翟寨人。东路平调戏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普通农民家庭。11岁参加濮阳县"大公团",拜平调艺人刘歧山为师。初唱花脸,因喊腔用力过度,落下仰脖毛病,后改唱红生,因仰脖助声被誉称"仰脖红脸"。16岁以独角戏《罗成显魂》初露头角,成为"大公团"唱红脸的台柱。
1942年闹灾荒,"大公团"解散,翟德贵到安阳、菏泽流动搭班。因时局动荡,翟德贵厌世自践,染吸毒恶习失腔,囊资拮据狼狈不堪,故每于卸台之后,肩搭布袋,腋夹梆子下乡串户挨门讨要,所讨食品变卖成钞,聊补烟费之缺。
1943年,"大公团"被昆吾县抗日民主政府接收。翟德贵平生第一次领受党的温暖,从此采取果断措施戒烟,苦练声调戏功,配合民主民生运动,演出时使出了浑身解数。在《风波亭》、《反徐州》、《逼上梁山》和自编现代戏《沙区扫荡》中,塑造了岳飞、徐达、林冲、张老汉等感人形象。1945年3月在对冀鲁豫行署的慰问演出中,翟德贵受到-赞扬和奖励。他精心琢磨,在继承发展红脸唱腔艺术上,不断创新,运用大、二本腔结合唱法自成一派,吐字清晰,咬字准确,讲究喷口,唱腔圆润浑厚,节奏明快,善把丹田之气集结胸腔,以千钧之力冲喉而出,嗓音宏亮如洪钟炸鸣,寓情于声。
1948年,翟德贵到南乐县万家班,于1954年被选为南乐县人大代表,次年加入河南省戏剧家协会。1956年在河南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中,他所演剧目《三传令》(饰诸葛亮)以唱腔高亢圆润、刻画人物细腻形象获表演一等奖,成为东路平调戏的代表人物,终成翟派独特风格。田汉曾握其手,夸赞说:"好嗓子,好嗓子!"
翟德贵享名后,仍博采众长,愈加虚心好学。一次演《苏武牧羊》,翟德贵上场打了两个响鞭,南乐张广运建议,说苏武流放异国,根本没有寻欢之心,让他把鞭夹在腋下,双眉紧锁回眸南望,表现忧国思乡的沉痛心情。翟德贵一听紧握张手连连叫好,并设专宴以示感谢,从此视为挚友。
1959年,翟德贵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同时灌制了《三传令》、《白玉杯》唱片,影响深远。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根据一县一团的精神,翟德贵调到濮阳县大平调剧团,于1961年因病逝世。至今,民间尚流传着:"提起秦兰花,不看不当家;看了马兰凤,坐下不想动。秦兰花、马兰凤,不如仰脖《三传令》"的歌谣。可见,翟德贵的唱腔技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