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邹子良(1879~1914)名炎,字子良。原籍甘肃宁州(今甘肃宁县),寄居陕西三原,遂以三原为籍。少年时家贫,给某富家作书童。在送主人之子去私塾读书时,常偷听塾师讲课,竟能借书诵读。这位塾师见他聪慧过人,力劝其主人供他读书。邹在主人的帮助下,数年后考取童生,又被资助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与南雪亭等创办西安女子小学堂,提倡女子放足,并说服妻子、岳母与妹妹带头。同时积极参加同盟会在陕西领导的反清斗争。邹还与高祖宪等同盟会会员在耀州(今耀县)等地创办牧羊场,并出任经理;与同盟会会员王守身等在马栏山、黄龙山等地创办矿场,以畜牧、耕种、造林、采矿为掩护,联络各地反清力量。宣统二年(1910)春,同盟会陕西分会在泾阳柏氏花园召开会议,安排在西北进行反清斗争的计划。邹因奔走于西安及渭北等地未能出席会议,仍被举为总揽渭北会务的四位领导人之一,并主持与会党联络事宜。会后,与井勿幕、柏惠民等筹资,派张奚若赴上海采购制造子弹的机器及0,又与马开臣、胡景翼等团结并争取陕西军界中的进步人士参加革命;还介绍新军中的哥老会骨干王荣镇、陈得贵加入同盟会。同年六月初三(7月9日),革命党人与哥老会首领在大雁塔歃血结盟,邹出席了结盟仪式。
1911年8月,邹赴渭北山区联络哥老会、刀客,拟在渭北发难。10月,西安起义成功,邹即赶赴省城参加秦陇复汉军军政府工作。这时,哥老会首领张云山等因职位未予安排而另树“洪汉”旗帜,使军政府面临0的严峻形势。邹与马开臣应郭希仁请求,入张云山幕府任参谋,调解纠纷,深得张的信任。不久,邹以前敌军务经略身份,又随张云山奔赴西路战场,与清军激战。潼关二次失守后,张凤翙急赴东路增援,张云山奉命回西安坐镇,布置防务;邹受张云山委托,指挥州(今彬县)、长武一带战事,并护理西路军行营关防,为保卫陕西革命政权做出了贡献。
陕西停战后,邹辞去军职,在耀县一带牧羊场的基础上,创办了模范新村,希图实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理想。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邹与马开臣、吴希真等奔走活动,组织反袁斗争。“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严令捕杀各省参加反袁斗争的志士,吴希真逃亡日本,邹与马开臣被陕西都督张凤翙奉命逮捕。次年春,邹、马在西安被枪杀。
上一篇:吴希真
下一篇:员凤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