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石良珩
(1876--1929),洵阳县赤岩水磨河人。秉性耿直,胆略过人,好抱不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割据一方,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民众负担异常繁重。加之官府以招标形式让个人承包征收,承包人从中随意加大税额,中饱私囊,更加重了人民负担。民国八年(1919),神河人白春林承包洵阳南区税收,在神河设立税局,肆意敲榨群众,收税委员下乡后,对贫苦农民动辄打骂,如狼似虎,石良珩对此种暴行非常愤恨,遂串连几百农民,成立“薅耙会”,于民国十年(1921)农历五月初二日,聚众至神河街,砸毁白春林税局招牌,并联名以“敲榨0,鱼肉乡民”将白控告至洵阳县政府。县政府传案审讯,认为所控是实,将白春林收监关押。当时县府内有一王姓师爷,闻白女有姿色,便扬言只要白将女许他,即可设法释放白,白春林知道后,即应允了这门亲事,很快被释放回家,从此再也不敢承包收税,农民负担稍有减轻。民国十四年(1925),石良琨(石良珩之兄)任红土寺铺团总后,与南区团总李梦熊、收税委员彭焕斗相勾结,任意加大农民粮款。水磨河农民刘道全不服,组织“同心会”与石良琨抗衡,一次,将石良琨等人围困于朝阳洞,适逢石良琨次子石西藩从外地归来,即请石良珩从中说和(良珩系刘道全之儿女亲家),刘方应允退兵。此后,石良琨父子非但不感激石良珩,反说石良珩与刘道全是同伙。良珩闻知气愤,帮助刘道全将“同心会”改名为“联合会”,并推举为会长。不久,参加联合会的人数渐多,控制了南区闾河上游地区,致使官府不敢派人去收粮款。民国十五年(1926)农历五月,南区团总李梦熊派人在赤岩沟口与联合会谈判数日,未能达成协议。李梦熊遂请来驻军吴新田三十五师一个连的军队和县警察局一个班的兵力,驻扎神河。石良珩则从白河请来神团教师黄炎山,教会员喝符运身。农历八月初二,石良珩率联合会数千人攻打神河,官军-退至闾河,联合会从此控制了神河地区。在联合会的影响下,白河县陶兆武于当年冬带三营神团进驻神河,与联合会相互接应。同时,同神河毗连的湖北竹溪、竹山以及平利等县相邻地区的群众也相继响应。洵阳县平定河财主何廷彩藉此时机,也联络数百人,组织“联合会”占据平定河一带。民国十五年(1926)底至民国十六年(1927)初,石良珩率会员数次与官军交战,互有伤亡。民国十六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陕西督办吴新田第七师史久元旅由平利县向神河进军,与闾河驻军苏帮吉营配合,夹击联合会。因寡不敌众,联合会溃败,刘道全被杀,石良珩逃往湖北。史久元留苏帮吉营驻扎赤岩沟口,到处搜捕联合会会员,并贴了告示,扬言抓不住石良珩,要洗劫水磨、沙阳几条河。石良珩闻讯,只身前往赤岩面见苏营长,良珩被捕,被关入县城监狱。后经绅士陈子嘉、李少棠、彭世卿等保出,监外候讯。石良琨父子怕县府不判石良珩死刑,放虎归山,便欺骗石良珩亲友写保状,又用剪贴手法把保状变为控诉状,投送县府。见无济于事,又用四百块银元买通县长王佑民。民国十八年(1929)农历八月初一日凌晨,石良珩被王佑民派人枪杀于县城草房街。
上一篇:廖鸿功
下一篇:田永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