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戒甫
谭戒甫(1887-1974)先秦诸子楚辞金文专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涟源市)人,1887年3月生于农民家庭。1905年考入湖南游学预备科。1909年,考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后,到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教语文课。1928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任讲师一年,后被聘为教授,讲授“诸子要论”、“诸子专书研究”、“目录学”、“形名学”。1938年9月到1945年,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等校任教授,曾任西北大学、贵州大学中文系主任。1946年2月,到湖南大学任教授、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53年高校院系调整,调回武汉大学,任历史系教授,着力研究先秦诸子、楚辞和金文。
他一生主要研究先秦诸子,次为楚辞、西周金文。在先秦诸子的研究方面,主要有《墨辩发微》、《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墨经分类译注》、《庄子天下篇校释》、《校吕遗谊》等著作。他研究先秦诸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形名学与墨经小取论式(近似西方的逻辑学),并对这两个发现,在所著《墨辩》、《形名》二“发微”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阐述。1919年,写出了《墨经长笼》稿本,经刻苦钻研,又发出了形名学。他说:“形名二字的含义,若利用现代语文作解释,是容易清楚的。因为凡物必有形,再由形给它一个名,就叫‘形名'。由是得知:形名家只认有物的‘形',不认有物的‘实',他以为‘形'即是物的标志,‘名'即是‘形'的表达。物有此‘形',即有此‘名',由此说来,天下万物,‘形'、‘名'二字可以括尽。故公孙龙总揭其义,叫做‘形名',以成其学"。因此,1920年7月,谭戒甫专门研究公孙龙子,将原来辑有的公孙龙子各种材料,结合墨经进行研究。《墨辩发微》是一部研究《墨子》书中《上、下经、说》和《大、小取》等六篇辩学的专门论著。《公孙龙子形名发微》一书则是《墨辩发微》的姊妹篇,是他集中多年研究墨家、名家的心得,二“发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哲学研究所,他即和苏联科学院立约译注墨经,1957年就完成了《墨经分类译注》。反复修订过颜昌尧的《管子校释》稿本,其中还有不少见解为郭沫若等的《管子集释》所采用。可见,他对诸子的研究既深入,又比较全面。
他另外两部著述《庄子天下篇校释》、《校吕遗谊》,是自1928年起,在武大任教时的教本,几经修改,日积月累而成。《庄子天下篇校释》是精心之作,此书对了解当时各家学派的源流及其演变的分合,有很大的启发。
对于金文的研究,他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董武钟传》是其最早的一篇研究金文的作品,1933年脱稿,于1936年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五卷上发表。以后,他对一些金文资料不断地积累、研究。解放后,他由中文转教历史后,对西周金文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渐有成就,并拟定撰写《西周金文综合研究》,其中有些篇先后在《考古》、《中华文史论丛》、《西安人文杂志》、《武汉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等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他从事金文研究,力主对西周史料的某些方面,用地下出土的文字资料对勘,加以补充修正,使学习周史者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应用。
1974年逝世,终年87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