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之谟
禹之谟(1866—1907)
湖南教育会会长,民主革命先驱。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866年8月28日生于湘乡县青树坪一个官宦之家。少有大志,博学能文,嫉恶如仇,爱憎分明。1886年漫游江、浙等省,广泛接触社会名流和帮会首领,研读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开阔了视野,救国忧时之心勃发。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愤然投笔从戎,担负饷械转运任务,襄办由山东、天津等地向辽东运送粮秣弹药,于战有功。两江总督刘坤一奏请清廷赏赐五品翎顶。他视清廷翎顶如破履,到上海准备实施实业救国,计划在长江沿岸开办矿业,后未实现。
1897年回到长沙,与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志士联系,并和哥老会首领毕永年在醴陵、浏阳等地多次会晤,极力赞同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积极投入反清斗争。1900年,唐才常在汉口准备发动自立军起义。他赴汉口积极襄助。因事泄失败后,唐遇难。他逃离汉口转渡日本留学,寻找新的救国道路。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参加中国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并以较多精力学习科学技术。1902年春,他先在湘潭建成织布厂,后迁长沙小吴门,带动当时湖南创设了不少织布机坊。创办了著名的湘乡旅省中学堂和唯一学堂。
他积极组织反清斗争。1904年初,参加黄兴、陈天华、宋教仁、谭人凤在长沙组织的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1904年4月,为反对美帝国主义攫取中国铁路建筑权,湖南掀起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他领导组织省工商各界,集资百余万,收回了路权。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受黄兴委托,他任同盟会湖南分会会长。由于他精诚爱国,勇于任事,又具有组织才能,深受各界推崇,被举为湖南教育会长和0会长。
1906年,他在湖南发动震慑清政府的3件大事,即:发起长沙学生公葬反清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和爱国志士姚宏业;痛惩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领导湘乡学界反对县署盐捐浮收风潮。因而被清政府视为必欲除之的危险人物。1906年8月10日,湖南巡抚庞鸿书以图谋不轨为由逮捕了他。被捕前,有人听到消息,力劝其暂避他处。他决心效法谭嗣同,坚定地表示:“吾辈为国家为社会死,义也;各国改革,孰不流血,吾当为前驱!”入狱后,湖南商界和学界积极营救,每天有数十起营救文电。湖南官府不敢公开审讯,偷偷把他解到常德,判处永远-。在狱中,他受尽各种毒刑,坚贞不屈,抱定以身殉义的决心。他在《告全中国国民书》中呼唤国人:“宁可牛马其身而死,幸毋奴隶其心而生!”1907年1月5日在靖州东门外从容就义,时年41岁。他临刑前高呼:“为救中国而死,为救四万万人而死,继我志者自有人!”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黄兴呈请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他为“陆军左将军”,并公葬于岳麓山。1912年12月15日,黄兴为他的灵柩执绋前导,数千群众自动送殡,安葬在岳麓山禹王碑下。他殉难后,颜昌峣撰有《禹君墓碑》。今人将他的著作、狱中简牍遗书及纪念文字,辑为《禹之谟史料》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