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邹秉均
(1718~1796)
邹秉均,字永生,号鸣盛,连城(原长汀)四堡雾阁人,早期华侨工商巨子之一。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二月出生于一个印刷业工人家庭。七岁入塾,十二岁辍学为本乡印书坊折页叠书。闲暇勤奋自学,博览群书,善于辞令,为人诚实,喜交游。十七岁,随伯父外出四处售书。后来自设书店于江西南昌,兼营武夷名茶。
年三十,深感蛰守豫章书店雄心难展,于是“孑然一身,驰万里异域”,“转适巴国”(今印尼),进行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出贸易。尽管南洋诸岛“人情风土迥殊,语言服食各异”,但秉均能“行己以恭,待人以信,巴人咸敬爱之,乐相结纳,往返多年,朋侪益广,所获赢余,遇知己有急需者,倾囊与之不吝”。年四十余,从海外归来,“又束装往星村(福建崇安),游武夷,积茶通洋,总摄‘金春’字号,持筹握算,如愿以偿,不数载,黄金白镪累至巨万”,成为闽西首批面向海外的侨商巨子之一,而“名噪三江、两湖,暨闽粤诸省。觌面者,既获瞻韩;风闻者,久怀慕蔺。”
秉均平生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注重文化教育,多方奖励后进。除在各地捐资修建学宫外,在故乡创建“致远书屋”,设馆延师,免收学费,鼓励青少年入学,后又令其六子邹席珍“携眷旋梓”执教,为本乡及相邻各地培育大批有为青年。
四堡圩市,原在雾阁南桥街,随着印书业的兴盛,引发当地经济进一步繁荣,导致四方商贾云集,尤其五、九集市,南桥街市拥挤不堪,暴满难容。秉均出面倡议,与父老共商另辟新圩于村口天后宫前,并为首捐地捐款筹建固定商棚,以利五、九市期为外地行商提供交流贸易场所。南桥街仅为镇内各大商号、书坊日常贸易中心和乡民早市之地。四堡新圩的开辟,为汀、连、清、宁相邻方圆数十百里山村居民提供了土特产品交流的理想场所。
秉均在花甲晚年,自海外归里闲居。印尼、新加坡等地商务则由长、次诸子分别主持,源源汇款回国,充实办学,扩展家乡印书业务。秉均对乡里兴建凉亭,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兴修陂坝水利等公益事业,皆为首捐资,从不吝惜。嘉庆元年(1796)病逝于家,时年78岁。
上一篇:邹云亭
下一篇:马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