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柳湜
(1903—1968)
教育部副部长。
湖南省长沙县人,1903年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幼年丧父,母以刺绣、缝纫供其上学。1916年考入长沙县立师范。受徐特立、朱剑凡等名师熏陶,又常与同窗好友曹伯韩、蒋长卿、黄彝等一起阅读进步书刊,心智渐开,形成了朴素的爱国思想。1921年毕业后,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教书。先后结识了毛泽东、李维汉等湖南党组织的负责人,思想更加倾向革命。1927年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许多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他无比义愤,忧心如焚,为营救同志而多方奔走。1928年初,在严酷环境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赴上海,由党派往安徽省委秘书处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在长达6年的牢狱生活中,他始终未露身份,坚持自学《资本论》和日语,还组织难友学习。
1934年获释后即前往上海,很快恢复了党的关系。他的公开身份是上海《申报》读书指导部主任,在报上开辟了《读书指导》专栏,积极宣传抗日救国。还与李公仆、艾思奇等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尔后6年,他先后在香港参加邹韬奋主办的《生活日报》的工作,在汉口创办《全民周刊》并任主编,在重庆将《全民周刊》与《抗战三日刊》合并为《全民抗战》三日刊,并与邹同任主编,还任生活书店总。著有《怎样自学社会科学》、《街头讲话》、《社会相》、《为何生活》、《救亡的基本知识》、《困难与文化》等书,共100余万字,受到广泛欢迎,也受到知名人士的赞扬。毛泽东赞扬《街头讲话》是真正通俗而有价值的读物。他还与文化界进步人士沈钧儒、李公仆、史良等广泛交往,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参与救国会的建立,声援一二九运动及抗议七君子被捕等重大活动。1940年冬离开重庆前往延安,任陕甘宁边区参议员、边区政府委员、教育厅长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教育部司长、教育科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总、教育部副部长等职。他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被诬为叛徒。1968年被破孩致死,时年65岁。1979年6月,党中央为他平反昭雪。他的著作甚多,有专著《社会学常识》、《柳湜论文选》等书传世。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上一篇:杨佑之
下一篇:杨昌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