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林仲姚(1888~1980年),学名景崇,城关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6岁曾赴漳州府应“童子试”,考取童生。因罢科举,转考广东省潮州金山中学,修业5年。在校常读革命书刊,深受校长杜国庠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为响应革命号召,林仲姚等诏籍同学立即回乡组织宣传队伍,宣传、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并联络驻军管带王得宝兴办民团,扣押知县韩克,迫其宣布起义,诏安独立脱离清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受聘担任诏安县立丹诏小学教员。不久,“五四”运动发生,县内青年知识分子闻讯后,立即开展宣传活动,并组织诏安学生反日救国联合会和诏安各界救国联合会,公推丹诏小学校长林景崇为会长,轰轰烈烈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民国10年,北洋军阀军队进驻诏安,革命活动受到镇压。
民国14年,在好友涂渺沧举荐下,林仲姚远渡重洋前往马来半岛槟榔屿,开始新的人生探索。先受聘任《南洋时报》总,后为爱国侨领陈嘉庚独资经营的《南洋商报》所聘,担任新闻和撰写社论。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进步作家胡愈之、黄药眠和洪丝丝等人。但因宣传反帝、倡导民主,触怒英国殖民当局,民国21年林仲姚被“驱逐”出境。
林仲姚归国,一本爱国反帝之初衷,办补习班,组织读书会,积极传播进步思想,鼓励青年投身革命。民国22年被选为“诏安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大会发表宣言,拥护“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后“闽变”失败,林仲姚曾被国民党当局通缉。但他追随革命不畏艰险。民国24年林仲姚积极支持儿子林士彬、林士模及次媳郑新华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革命活动,并以住所“承裕堂”作为地下党支部和乌山游击队的联络点,从中进行掩护。
民国28年后,林仲姚任诏安县立初级中学教员。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很受学生爱戴。
新中国诞生后,林仲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人民政府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历任县人大一至七届代表、县人民委员会二至五届委员、县政协一至四届副主席等职。著有《紫罗兰诗存》。
上一篇:吴阿柔
下一篇:涂渺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