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刘齐滨(1908~1942)原名刘府海,曹县韩集镇刘岗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青年时期,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预修科和北京大学文学系。他目睹军阀横行、国事日非、广大劳动人民颠沛流离等景况,心中无比愤慨,以“舟子”笔名,写出了《梧桐树下》、《孩子的梦》、《中秋之夜》等作品,相继发表在上海《北新》半月刊上,有力地抨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北大学生赴京-团,被-砸伤了左胸。1933年因患肺病返回家乡。
1935年到曹县东南黄岗集小学任高年级国文教育,常以中国历史上的盛衰荣辱,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后来,他的学生大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回到家乡刘岗一带,创办农民夜校,自编教材,教农民读书识字,学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秋,“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成立,他被推行为总会长。是年冬,日本侵略军侵占曹县城,中共曹县县委转移到曹西北活动。上级党组织派出一批干部到该地区工作,经常在他家吃住。他家中本不富裕,粮食很快就用光了。他就和父亲商量,先卖掉了树木和农具,又卖掉了几亩田地,他常说:“有国才有家,只要保住国,倾家荡产也值得”。1937年10月,反动会道门——红枪会头子安天国勾结日伪,趁八路军主力转移之机,在根据地内发动-,残杀共产党人和抗日积极分子,放火烧了刘齐滨家的房子。面他关心的是被害的抗日人员和群众的损失,至于自己的房子,他只中风趣地说:“这一烧,使我丢掉了一个包袱,以后再没有牵挂了。”1940年8月,曹县抗日县政府成立,刘任县长。鲁西南“固守三村”斗争期间,他肺病复发,在村外隐蔽治疗。在病床上,忧心如焚,时刻关心着“三村”的安危。1941年5月1日,鲁西南专署成立,他任专员。在发表就职演说时,讲道:“我当专员好比给人民当长工,一定竭尽全力为父老乡亲办事。”1942年春,他肺病再一次复发,并逐渐恶化,让人代笔草拟了《关于发动群众开展抗灾救荒的意见》、《关于精减专署机关的建议》、《关于反“扫荡”斗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十多个工作意见提纲,同志们劝他休息时,他总是说:“我的生命可能不会太长了,更需要抓紧时间为党工作。”1942年4月15日,在张子高村病故。
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上一篇:张建启
下一篇:李庆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