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清朝咸丰二年(1823)十月八日,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古潜山县)来榜镇枫树坳—这个老鸹尖下的小村庄,几座小茅屋在寒风中瑟截瑟发抖。劲风吹过村口那棵老枫树巨大的树洞,发出奇异的音乐声,伴着这声音,响午时不分,树后山边的一座小茅屋里,传出一阵婴儿降生的清脆啼哭声。
冬阳从茅草的缝隙中射到茅屋里,孩子的亲望着哭累睡去的孩子眉清目秀的模样,内心窃喜,便给孩子取名毓秀。
寒来暑往,转眼间,小毓秀就长到了3岁虽然吃的是些无油无盐的玉米糊糊,但却身体强壮,从未生过大病。3周岁生日那天,父亲破例去来榜河的街上买些酒菜,母亲在家按以往的习俗剪些纸衣烧给菩萨,然后浸泡好豆子准备做豆腐。因为没有坐好月子,她风湿病又犯了,手疼得怎么也端不动泡着豆子的木盆。虽然小毓秀才3岁,个子却长得超过同村同龄小孩一大截。懂事的他动手连拉带扯,把一盆黄豆弄到了阶沿上的石磨旁,还跟在妈妈的身后帮忙推起了石磨。磨完豆腐,他一边顶起石磨的上扇,让妈妈冲洗,一边摸摸这,摸摸那,对石磨充满着好奇。
随着小毓秀一天天长大,村口大枫树一带成了他的乐园。他和同村的小孩们以树棍为枪,野竹为箭,整天“东征西战”,好不热闹,身体也渐渐壮实起来。他自然而然成了孩子头目,大家都听他的。他从不准大孩子欺侮小孩子,男孩子欺侮女孩子,从小就有了公正侠义之心。
8岁那年,父亲把小毓秀送进了村里的私塾。老先生很古板,上课不准孩子乱动,否则,桌上那方戒尺可从不吃素。
一天,活泼好动的汪毓秀有些坐不住了。他坐在座位上想起了昨天还未完工的一杆木枪,心想会不会被父亲用做篱笆桩,想着,忽然发现先生的戒尺已快到头上。他下意识地一挡一抓,用力过猛,先生用了多年的戒尺折为两截,先生顿时失色。
父亲这次狠狠教训了小毓秀一顿。他再也不敢抵挡先生的戒尺了,但到野外,他仍然爱使枪弄棒,每到秋收季节,稻场上的石碾套好拉杆套,他能绕着稻场拉上几个来回,俨然一头健壮的小牛犊。
父亲严在脸上,疼在心上,他去请教先生,先生说:“小毓秀是块练武的料,让他习武也好,长大考个武举人,或许能报效国家呢,但要记住,武有武德,做人可千万要一身正气。”
父亲听信了先生的话,于是白天让他上私塾读书,早晚让他练些膂力、拳脚之类,不再限制。
上一篇:徐喈
下一篇:程恩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