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常大淳(1792年~1853年),字兰陔、正夫,号南陔,清朝总督、著名将领。明朝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之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人,清朝大臣、清末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置室【潭荫阁】,藏书四万种,碑刻千本,砚石数百,名冠湖南。
人物简介嘉庆三年(1792年)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
道光三年(182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
道光六年(1826年),出任散馆编修。
道光十一年(1831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道光十三年(1833年),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
道光十四年(1834年),出任江西乡试副考官。
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任工部给事中。
道光十七年(1837年),出任吏部掌印给事中。
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福建督粮道(正四品)。
道光二十年(1840年),署福建按察使(正三品)。
道光二十年(1840年),护理福建布政使(从二品),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驻防泉、漳州防备英军侵入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因鸦片战争抗击英军,降任浙江盐运使(从三品)。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再降任浙江杭嘉湖道(正四品)。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署浙江按察使(正三品)。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署浙江布政使(从二品)。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调任安徽按察使(正三品)。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调任湖北按察使(正三品)。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升任陕西布政使(从二品)。
道光三十年(1850年),调任湖北布政使(从二品)。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升任浙江巡抚(正二品)。
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调任湖北巡抚(正二品),为防扼太平军人鄂,加强水陆设施,招募水军,不遗余力。
咸丰二年(1852年)九月二十八日,改任山西巡抚(正二品),因太平军连克广西、衡州等地,欲进犯岳州,留武昌筑防御工事,山西巡抚未到任。
咸丰二年(1852年)12月,太平军石达开率李开芳、林凤祥、李秀成、陈玉成、唐正才等数万将士围攻武汉,常大淳仅得守城正规军千余人,其余各地,均无兵马,重镇汉阳、汉口,无一兵一卒,汉阳、汉口先后失守。1853年1月12日,文昌门被太平军大炮击毁,武昌城破,常大淳与妻子刘氏、儿子常集松、儿媳马氏、孙女常淑英等举家自杀殉国。诏赠总督,谥“文节”,祀昭忠祠,于湖北建立专祠。提督双福、总兵王锦绣附常大淳祠。子孙后代世袭骑都尉、恩骑尉。
上一篇:朱九涛
下一篇:杨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