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杨赓(1915~1957)
杨赓,原名隆誉,别号爱吾,长沙福临西冲人,1915年生。1934年从湖南省立一中毕
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35年“一二·九”-爆发后参加北平、天津学生南下宣传团,与北大、师大部分学生沿平汉线步行南下,宣传中共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枪口对外的主张。回北平后,他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和北平学联的宣传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长沙,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办的联合大学。10月,他离开学校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与唐文燮、黎澍等合办《火线下》三日刊。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成立后,他于1938年1月由黎澍、张力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火线下》与《民族呼声》、《大众报》合并,改为《观察日报》。同年夏,中共湖南省委任命他为青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11月,《观察日报》随中共湖南省委迁邵阳,任总。
1940年1月他到桂林参加国际新闻社的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到重庆担任香港《华商报》驻重庆记者,不久参加重庆《新华日报》工作,1946年1月被派到北平《解放报》和新华社工作,同国民党反动派坚持内战的行径进行坚决斗争。1946年4月3日,他和报社其他负责人钱俊瑞、姜君辰等39人被国民党-逮捕,经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抗议交涉,被关押40多个小时后始获释。
1946年7月杨赓被派往东北,先后担任新华社东北前线分社社长和野总分社副社长等职。1950年6月调北京任《新观察》杂志主编,同年12月被新华社派往沈阳任东北总分社社长兼东北人民政府新闻局局长。
1953年7月,他再次调回北京,担任通俗读物出版社副社长。1957年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同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遭此打击,他很难理解,愤而自杀身亡,终年42岁。
1979年中共中央党校宣布,撤销J957年对他的政治结论和开除党籍的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政治名誉。
上一篇:廖意林
下一篇:王人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