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杨大望(1912~1985)
杨大望,女,长沙人,1912年生。1938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历任贵州中央医院、湖南湘雅医院、昆明昆华医院妇产科医师,1942年后任国立中正医院讲师、副教授兼代理主任。1949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费城医院、泽西城医学中心学习产科,在康乃尔大学巴氏细胞学室、麻省波士顿细胞学中心进修临床细胞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她于1951年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先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兼北京医院妇产科主任,1958年7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临床细胞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和北京肿瘤医学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
1951年,她最先从国外引进巴氏细胞检查方法,开展妇产科内分泌疾病和女性生殖肿瘤的细胞学诊断,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送检、制片、镜检、登记和归档制度;编写出版中国第一部临床细胞学专著《0细胞学》,并配套发行了彩色幻灯片,发表《0细胞学与卵巢功能》等论文。此后,她义将这套检查方法扩大到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乳腺等部位肿瘤的诊断,发表《肺部恶性肿瘤痰液细胞学诊断》等一系列论文,观察和研究癌前病变,放疗、化疗和中药医疗后的细胞形态变化。
“文革”期间,她坚持科研,编撰出《临床细胞学图谱》,并相应出版发行幻灯片,对中国临床细胞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作出贡献。她曾应邀到扛西、湖南等20多个省、市讲学,培养了大批临床细胞学人才,其学术成果在国际细胞学界产生较大影响,成为中国临床细胞学的奠基人。她曾参加在慕尼黑召开的国际细胞学会议并被推为大会执行主席,还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肿瘤大会和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细胞学会议。
1985年5月,杨大望病逝于北京。生前,她将从国外带回的私人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全部献给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湖南医学院,将自己一生的积蓄捐献给国家作为发展临床细胞学的基金,在遗嘱中还将自己眼角膜献给眼科研究所救治盲人。她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信念:“当学者不忘祖国,做学问要为人民。”
上一篇:周昭怡
下一篇:向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