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刘中珸(1887~1926),字子琨,万宁东澳桥仔村人。中学堂毕业即参加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活动。1909年同徐成章、梁秉枢等进步青年参加琼崖第一个同盟会支部。翌年赴日本士官学校读书。1911年受同盟会委派返琼,同刘信初等在陵水县组织第二个同盟会支部。武昌起义后,带领本县同盟会会员和青年30余人,协同赵仕槐、陈策等组成的学生军、炸弹队共200余人,攻占琼崖兵备署。1913年参加组织“人民起义讨袁军”,1914年5月至1915年12月,与陈侠农领导的讨袁军配合,先后攻克琼山、澄迈、定安、文昌、乐会、琼东、万宁、陵水、崖县等县城及重要墟镇,曾任陵水县临时县长。后离琼到上海拜见孙中山,被介绍到南京政法大学学习,旋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0年,学成归国,1921年春任万宁县县长。其间,对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颇为重视,筹资修东山岭风景区,留有“自我”、“海外桃源”等亲笔题词。后调任陵水县长、北海白石盐场知事。1923年,调到广东省财政厅,在廖仲恺的直接领导下工作。1924年调到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搞党务工作,在国民党广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兼任商民部长。曾在《新商民报》上发表《不平等条约协定的税率与我国商业》、《帝国主义之经济侵略与我国商民应有之觉悟》等文章;廖仲恺遭杀时,写下挽联“报国丹心昭日月,先生风范入神州”,前往吊祭。1926年9月18日深夜,撰写檄文声讨“万县惨案”的制造者时,突然口吐鲜血,卒于任所。
上一篇:文龙会
下一篇:龙朝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