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骕
赵伯骕,(1124—1182),南宋画家。字希远,宋宗室,赵伯驹弟。兄弟皆妙于金碧山水。除山水、人物外,擅长花鸟,界画亦精。传世作品有《五金阙图》、《番骑猎归图》等。… [详细介绍]
赵伯驹
赵伯驹,(1120-1182),南宋著名画家,字千里,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孙。宋室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以画扇为宋高宗赵构赏识并予召见,曾官至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 [详细介绍]
赵惟宪
赵惟宪(979年-1016年):是北宋时的宗室、宋太祖赵匡胤的孙子、秦康惠王赵德芳的次子,宋仁宗赵祯的堂兄,获封英国公。惟宪字有则,美丰仪,少颇纵肆,长修谨,善射,好吟咏,多读道书。端拱初,授左屯卫将军,累迁左羽林将军、领演州刺史,加左卫大… [详细介绍]
赵从郁
赵从郁(998~1041),秦王赵德芳之孙,英国公赵惟宪第一子。初授右班殿直,十迁至左屯卫大将军、文州刺史。历元年夏六月卒,赠金州观察使、新兴侯。史籍记载《宋史》: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讳眘,字符永,太祖七世孙也。初,太… [详细介绍]
赵世将
赵世将:是北宋时的宗室,新兴侯赵从郁的儿子,赵德芳的曾孙,宋太祖玄孙,获封华阴侯。他是宋神宗的堂弟。有一子庆国公赵令譮。… [详细介绍]
王拱辰
王拱辰(1011—1085)中状元时,年仅19岁,深得仁宗赏识,赐以今名。中状元后,初任怀州通判,入直集贤院,知制诰。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辽使者两次来宋提出领土要求,王拱辰从容应对,据理力争,使辽国未敢轻举妄动。仁宗道:“非拱… [详细介绍]
程颐
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 [详细介绍]
程颢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 [详细介绍]
郭熙
郭熙,1020年生,1109年逝世,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北宋画家,字谆夫。宋神宗时画院学艺,后任翰林侍诏直长。工画山水,取法李成,山石用状如卷云的皴笔,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转为雄壮,常于巨幛高壁,… [详细介绍]
李唐
李唐(1066—1150年)宇欷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未,为翰林待诏。他对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几乎无一不工,其中造诣最深的是山水画,其次是人物画,画牛也很出名,有一位叫萧照的人,在中原纷乱时朗“流入大行山为盗”,一天… [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