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稷辰
宗稷辰(1792—1867),字涤甫,号涤楼,会稽(今绍兴)九曲弄人。自幼攻读,才学超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起居注主事,再迁户部员外郎。咸丰元年(1851)任御史。时太平天国举义,稷辰疏请朝廷在全国各省推… [详细介绍]
桑春荣
桑春荣(1802—1882),字柏侪,山阴(今绍兴)桑渎村人,寄籍直隶宛平。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后外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川道监察御史、云南临安知府,升迁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兵… [详细介绍]
陶方琦
陶方琦(1845—1884),字子缜(子珍),会稽(今绍兴)陶家堰人。生于书香官宦之家,曾祖兆麟,直隶大城县典史;祖际尧,湖南永州知府;父良翰,福建兴化知府。先世在文学、吏治上有名声。自幼受其祖贤熏陶,刻苦攻读,期冠补诸生。清同治六年(18… [详细介绍]
徐庆璋
徐庆璋(?—1895),字玙斋,山阴(今绍兴)人。从师学幕,业成,初佐都兴阿戎幕,累保知县,历任奉天、宽甸、盖平、义州,晋兴京同知。所历多善政,常微行于市,遇有讼争者,即为剖其曲直进行排解;创办养济院,收养贫民。兴京民俗春耕迟,庆璋集合村民… [详细介绍]
陈士铎
陈士铎(生卒年未详),字敬之,号远公,山阴(今绍兴)人。先攻课艺,屡试不第,改学医学,遂成医家。治病多奇方,治愈患者甚多。救死扶伤,不受人谢,受民爱戴,名播四方。平生好著书立说,著有《内经素问新编》、《五丞辨证录》、《济世新方》、《历史医史… [详细介绍]
徐树兰
徐树兰(1837—1902),字仲凡,号检庵,绍兴人。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兵部郎中,以输资为候选知府,被用为道花翎盐运使。光绪二十二年,与罗振玉等在上海创办农学会及《农学报》,并与胞弟徐友兰等于光绪二十四年在上海黄浦之滨置地百亩,… [详细介绍]
经元善
经元善(1840—1903),字莲山(莲珊),晚年号剡溪聋叟,上虞五驿乡(今驿亭镇)驿亭人。父经纬是上海富商,因接济军饷功,清廷授主事加员外郎衔。清光绪四年(1878),元善首创协赈公所,组织、领导江浙沪绅商赈灾,持续十余年,募款数百万,受… [详细介绍]
姚振宗
姚振宗(1842—1906),字海槎、金生,绍兴陶家堰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舜辉,湖北潜江县典史;父仰云,字秋墅,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振宗少年即好读书,博览群书,考究学问,常询父旧事佚闻。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袭浙东,仓皇… [详细介绍]
竺绍康
竺绍康(1877—1910),字履占,号酌仙,又称“牛大王”,嵊县(今嵊州)金庭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组织平阳党(平洋党),与王金发结成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三十年,与谢飞麟等创办大同学社,参加光复会。次年任绍兴大通学堂襄理… [详细介绍]
王钟声
王钟声(1874—1911),名熙普,上虞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德留学,回国后曾任广西法政学堂监督及洋务局总办。二十九年,参与组织中国新剧剧团春阳社,编演进步话剧。有《仇情记》、《秋瑾》、《爱海波》、《张文祥刺马》等剧。辛亥革命爆… [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