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丙
张丙(?~1833年),白河天地会领袖,清道光年间台湾农民起义军首领,祖籍梅林坎下。其祖父于乾隆中期移居台湾嘉义县店仔口庄(今台南白河镇白河里及永安里)。道光十二年(1832年)夏,当地大旱,粮价暴涨,各庄订立禁止粮食输出的公约。奸商陈壬癸… [详细介绍]
刘金榜
刘金榜(1837~1909年),又名诚正,字文超,船场亭仔角人,是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今称中华总商会)发起人之一。曾任新加坡福建会馆董事、英国殖民政府华人参事局参事、保良局委员及皇家艺术会会员。刘金榜幼年家境贫寒,咸丰八年(1858年)只身… [详细介绍]
詹永和
詹永和(1845~1895年),祖籍南靖县,祖上移居台湾,定居淡水龟山乡。詹永和幼年时读过两年私塾,长大后从事农耕。他精拳术,为人豪爽侠义,深得乡人敬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军侵占台湾,詹永和义愤填膺,动员乡民“吾辈乃汉人之子孙… [详细介绍]
简大狮
简大狮(?~1900年),原名简忠诰,出生于台湾淡水县,祖籍梅林坎下。简大狮胆量过人,嫉恶如仇,富有民族气节,是台湾抗日义勇军首领,被称为台湾“三猛”之一。大狮年青时回祖籍南靖县梅林坎下学武3年,技艺超群,常在漳、厦、码一带演武献艺,广交朋… [详细介绍]
唐朝彝
唐朝彝(1640~1698),字偕藻,明末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清康熙六年(1667)中进士,官至宗人府府丞。唐朝彝少家贫,淡泊明志,勤苦攻读。康熙三年(1664),铜山实行“迁界”,唐朝彝-徙居漳州,寓居于南靖南华岩读书。越两… [详细介绍]
林日瑞
林日瑞(1586~1643),初名日娘,因避东宫太子慈娘讳,改名日瑞,字廷辑,又字浴元。明诏安县五都(今属东山县)康美村人。林日瑞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其父林而兴,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归德府推官累升南京户部主事。林日瑞自幼在父教导下… [详细介绍]
陈士奇
陈士奇(1587~1644),字弓甫,号平人。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授中书舍人,转礼部主事,官至四川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士奇少时在铜山崇文书院读书,虽贫苦,却好… [详细介绍]
陈瑸
陈瑸(1588~1643),字宾王,又字六息,号亶州,明铜山所(今铜陵镇)人。天启元年(1621)中举人,天启五年成进士。其官职由知县累升司理、司务、参议,并曾提调七省军务。陈瑸少时,随父移居南澳隆澳乡后宅村,不久,返乡读书。陈瑸登第后,即… [详细介绍]
朱旋
朱旋(1660~1747),字周旋,号眉峰,清诏安县五都双山村(今东山县宅山村)人。举人出身,官至户部主事。康熙三年(1664),清政府对沿海地区实行“迁界”,朱旋随父朱子明、母林氏徙居海陆丰。至康熙十九年“复界”,才搬回双山村。康熙二十九… [详细介绍]
林美圆
林美圆(生卒年月未详),清诏安县五都浯龙村(今东山县梧龙村)人,鱼贩出身。咸丰年间组织“义兴会”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岁值饥荒、民不聊生,而政府官员还加紧对百姓盘剥0,民怨沸腾。时海澄、石码、厦门一带发生以江源、黄德美为领袖的“小刀… [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