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保庸
严保庸(1796~1854),清戏曲家,字伯常,号问樵,丹徒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江南乡试第一,接着应会试不第,留居北京,与当时一班名士流连于歌场酒榭,游燕极欢,作了不少戏曲。道光九年(1829)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道光十三年(1… [详细介绍]
许沅
许沅(1878~1972),字秋帆,南京同文书院毕业。其父许黉竹在南通为张謇助手,许沅少年时得以活动于江南各地。民国成立后,出任外交部上海交涉使,后又担任过郑州交涉使。上海交涉使公署大厦就是他任职时所建。他精通数国外语,在对外交涉中,维护国… [详细介绍]
陆小波
陆小波(1882~1973),名锡庚,原籍镇江,出生于泰州。15岁起,在镇江源同钱庄当学徒,其后先后任慎康、元益等钱庄经理。民国14年起任镇江商会会长,后续任镇江商团团长,省商会理事长。1948年,选为全国商会理事和“国大”代表。先后在镇江… [详细介绍]
蒋逸雪
蒋逸雪(1902~1985),江苏建湖人。其地原属盐城,故又作盐城人。幼年丧母,家贫好学,先在宝应文士张海渔学塾读书,后入淮阴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教附小。其后先后任教于淮安省立第九中学、盐城中学、太仓师范等校。发表文章于《东方杂志》,… [详细介绍]
吴伯让
吴伯让(1918~1942),原名振金,扬中县玉皇庙施家埭(今永胜乡合兴村)人。吴青年时期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扬中师资训练班学习。1940年2月,主持成立了雷观乡党支… [详细介绍]
徐锡同
徐锡同(1908~1942),扬中县长旺乡徐家埭人,幼年家贫,无以为生,曾随母乞讨。12岁至江南替人家放牛。1940年徐为救一名被日本士兵侮辱的妇女,奋力打死日本士兵1人。在日军四处搜捕下,徐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引,投身革命。徐任段家桥至江… [详细介绍]
张献之
张献之(1877~1942),原籍丹徒县。岳父徐功甫,扬中油坊中滩乡绅。张靠岳父资助,于中滩围垦长生、长兴、珠滩三个圩。圩里土壤沙质,栽桑70多亩。世亲殷金文在丹徒黄墟设蚕种制造场,兄张佩之在姚家桥开设茧行,基于这些条件,张于鸣凤乡中滩开设… [详细介绍]
王渊鉴
王渊鉴(1913~1943),扬中县长旺乡头墩子村人。王幼读私塾,后至上海某商店学徒。抗日战争爆发,失业回扬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2年先后任抗日民主政府第三区、第二区军事助理。1942年11月上旬… [详细介绍]
赵良斌
赵良斌(1910~1943),扬中县杨家高滩赵家埭(今兴隆镇红专村)人。幼入私塾,1929年考入黄墟师范,1931年转学至黄渡师范。1933年师范毕业,至丹徒县大港小学任教,一年后任镇江市磨刀巷中心民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扬中。193… [详细介绍]
罗云高
罗云高(1901~1945),原籍河南,出身贫苦家庭。逃荒来到江苏,曾在南通大生纱厂当过门警,后在国民党韩德勤部任连长,后又编入伪军三师八团。1942年初罗率部驻丹徒黄墟镇时,受到中共京沪路北特委敌伪军工作委员会和铁道工委关于民族大义的教育… [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