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瑾
陈仲瑾(1879~1963年),名砥修,号缙玙,祖籍金门,先世迁徙泉州平水庙,清光绪五年(1879年)十一月生。父亲陈伯华,秀才、书塾教师,早逝。光绪二十四年,陈仲瑾进秀才。光绪二十八年,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许卓… [详细介绍]
云果
云果(1882~1914年),名悟静,号幻空,俗姓林,惠安县獭窟屿(今张坂镇浮山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15岁拜泉州承天寺圆常院莲鹫上人为师,次年在莆田广化寺从善和长老受戒。不久云游江南,参拜高僧,到浙江鄞县天童寺听印月法师开讲… [详细介绍]
杨山光
杨山光(1884~1947年),名岳,字仲觐,泉州北郊印塘里石塘村(今属北峰镇)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杨山光13岁应府县童子试,以默写忆经入学为秀才。父亡,到厦门建兴钱庄陈子挺家当家庭教师。不久,考上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毕… [详细介绍]
傅维早
傅维早(1884~1939年),人称“早司”,又称“草司”。南安县溪美东山村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傅维早9岁随父母徙居厦门,11岁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拜一个外国建筑师为师。由于秉性聪颖,加上刻苦钻研,很快会看图施工、测绘设计,得到… [详细介绍]
傅维彬
傅维彬(1884~1924年),字商霖,祖籍南安县,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父亲当石匠,因受邻村石霸欺压,避居泉州城内释仔桥。傅维彬幼读私塾,稍长,从前清进士林翀鹤受业。光绪三十年,中秀才。后往厦门英华书院任教。辛亥革命前夕,傅维彬在厦… [详细介绍]
庄汉民
庄汉民(1885~1949年),初名秋霖,号闲眠居士,泉州许厝埕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幼年丧父,13岁当商店学徒,又在木偶戏班打杂。15岁南渡新加坡。在一艘客轮上任职,认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参加兴中会,后入中国同盟会,参与… [详细介绍]
吴藻汀
吴藻汀(1888~1968年),名堃,泉州东街菜巷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生。吴藻汀15岁进入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在校的进步教师、同盟会会员江大疆经常引导他阅读孙中山在日本出版的《民报》、《复报》等革命刊物。当时府中学堂学生为反对不… [详细介绍]
蒋以麟
蒋以麟(1890~1960年),又名以琳,泉州新门外树兜村(今属江南镇)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幼年在村塾读书,13岁时随父出国到爪哇泗水,初当学徒,后与友人合办艺林国货图书公司。他对孙中山、陶成章等革命家十分崇仰,16岁就参加反… [详细介绍]
吴文楚
吴文楚(1890~1958年),泉州新门外延陵村(今属浮桥镇)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幼年丧母,由祖母抚养成人。7岁入塾读书。因家贫,光绪二十七年往厦门当商店学徒,后升掌文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文楚南渡新加坡,当年加入… [详细介绍]
汤文河
汤文河(1890~1916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住泉州西街奉圣宫西侧。汤文河早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他积极投入泉州的光复活动。民国初,汤文河卖掉家中20多株龙眼树,交给革命组织作为活动经费,并将住宅的小书房作为革命党人活动… [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