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
刘相,字元卿,号裕轩。本县城内东关人。他是曾任四川马湖知府刘瑅的曾孙。从小喜爱读书,后考为后补博士弟子。清朝顺治初年,被选拔入太学(清初官办的最高学府)讲学。他致力于学问的研究,严于取舍,执教认真,一丝一毫都不马虎。刘相品行高洁,不喜不义之… [详细介绍]
徐开熙
徐开熙,字禾水。浙江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清朝顺治14年(1652)任兴平知县。任职期间,修建文庙,兴办社学,建筑县城城墙,政绩显著。县西南胡家桥(距县约40里,现已毁)有泉,可以灌溉。但因泉源水流堵塞不通。顺治戊戌年(1658)夏天大… [详细介绍]
南南轩
南南轩(1879~1916),字风熏,兴平史名村人。少时有大志,性刚直,品学兼优。他在陕西高等学堂上学时就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学说,经井勿墓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从陕西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回兴平,与张玑瑞、张深如、南兆丰共同创办《兴平报》,他… [详细介绍]
张世兴
张世兴(1904~1977),又名张云青,曾用名王光明,本市桑镇水流村人。1917年至1925年,先后在本村、省一师附小、省三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在大学学习期间,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8月,参加了魏野畴在北京组织的陕西旅京进步… [详细介绍]
孔奋
孔奋(生卒年不详),字君鱼,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青年时期随当时著名学者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长进很快,学有所成,刘歆对他倍加赞赏,曾感慨地对其门人说:“吾已从君鱼受道矣。”【注:见《后汉书·孔奋传》】王莽末年,天下纷乱,为躲避战… [详细介绍]
窦广国
窦广国,西汉槐里(今兴平市)人,是汉文帝窦皇后的弟弟,德才兼备,群臣敬服。文帝想让他做丞相,窦皇后却不同意,她对文帝说:“恐怕天下人议论你私爱广国。”文帝反复思虑言之有理,广国亦面见文帝,据理劝说,陈述利弊,坚决不肯接受。后来广国被封为章武… [详细介绍]
杜林
杜林(?~47年),字伯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初期著名的古文经学家。杜林自幼喜欢读书,家藏颇富,又就学于当时著名学者张竦,故以博学多闻被世人称之为“通儒”。杜林尤其精通《尚书》,他曾在西州得到一卷漆书《古文尚书》,视若珍宝,… [详细介绍]
张墒
张墒,字星垣,南市镇周便村人。清朝同治年间举人,任绥德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学正。星垣出生于世代读书人之家,其家族在周围一带颇有名望。他为人坦率,衣着随便,不修边幅。肯动脑筋,很有心术,擅长写文章,特别精于医术。他曾说:“神农本经,长沙验方,… [详细介绍]
杜友梅
杜友梅(1893~1916),字守信,本县桑镇人。肄业于兴平县高等小学。少时禀性刚直,爱国忧民,胸怀大志,受到老师器重。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断然参军,作战勇敢。1911年初,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军事。同年11月,张凤翙领导西安新军和革命党人在… [详细介绍]
马鉴源
马鉴源,字养之,清代杨村(今南市镇杨村)人,贡生,初入学,即立志发奋,听说贺复斋先生在三原“清鹿书院”讲授程朱理学,便赴其门下,拜师求学。学业精深,被称为贺先生的高足弟子。文学以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文章为师。虽意境不及,百文章颇具锋芒,旨在匡… [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