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袁宏道

朝代:明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br/><br/>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上一篇:杨慎
下一篇:张红桥

作品列表

托龙君超为觅仙源隐居诗以寄之

云石村中且卜庐,凭君为买一峰余。
全栽芝菊为疆界,尽写云岚入券书。
门对仙童浇药地,巷通毛女浣花渠。
闲中每爱天台去,好与刘晨间屋居。

查看译释

柳浪初正(有僧寄山子)

旋赊白发号衰翁,旧业今缘次第空。
山鸟乍闻新格磔,峡僧遥寄小玲珑。
坐消纤雨轻阴日,闲踏疏黄浅碧风。
收拾方桥与兰浆,待看红萼慢流中。

查看译释

坐王章甫水明楼(汉阳)

峦光设色浅深间,万瓦鳞鳞鉴碧湾。
孤塔自来当沔口,高僧相过说庐山。
常时杯底沈黄鹤,每就堂中乳白鹇。
南北精蓝青比比,蒲团才得个人闲。

查看译释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

无才终是乐官闲,何地何宾不解颜。
乍叠乍铺风里水,半酣半醉雾中山。
御沟板落金鳞出,宫树花翻乳燕还。
浅绿疏黄是处有,泥人真自胜姬鬟。

查看译释

昌平道中

庵前乞得老僧茶,一派垂杨十里沙。
乌笼白篮凭拣取,麝香李子枕头瓜。

查看译释

青县赠潘茂硕

竹叶遮人吏,公移只坐销。
印床生木耳,廨含长蔬苗。
贫邑多诗料,闲官有醉僚。
一城不数武,容得几科条。

查看译释

拟古乐府(有序)

饮马长城窟长城水呜咽,夜夜作鬼语。
问子何代人,防胡旧军旅。
冤魄滞孤魂,不得归乡土。
白水洗白骨,瘢尽水酸楚。
多洗成黑流,水性毒于蛊。
立马古战场,长嘶待天雨。
长安有狭斜行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
山西女儿帕勒头,面上堆粉鬓堆油。
二十五弦弹箜篌,猩红衫子葡萄筿。
笑问南妆如此不?妾薄命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
妇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谁?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长夜。
相逢行行行即曲巷,曲巷多蒿草。
窗路掠蛛丝,读书岁月老。
壁上荣启图,手里黄石编。
当尽三时衣,不直数缗钱。
儿女无裈著,常时煨故纸。
税地植桃花,十树九树死。
君莫悲腐草,腐草发光耀。
玄霜畏冬青,白发傲年少。
悲哉行石马立荆棘,荒城叫老狸。
昔时冠带人,唯有鹤来归。
宿志慕长生,朋党尽刺讥。
父母不我容,碧海三山飞。
朝牧老君龙,暮守刘安鸡。
仙家岁月长,桃子三垂枝。
归来见荒冢,半是孙曾碑。
城池百易主,族里无从知。
古人悲夜绣,今我亦似之。
白骨不可语,鹤归空尔为。
门有车马客行门有车马客,锦晙乌纱巾。
寒毛接短鬓,丝丝沙与尘。
问子何劳劳,上书西入秦。
八年始一命,官卑不救贫。
冒霜揖槐柳,望灰拜车轮。
一身百纠缚,形如一束薪。
手缠不自解,利刃寄他人。
蔗与蘖同餐,虽甘亦苦辛。
京洛篇煌煌京洛城,朱衣喧广道。
白首贱书生,驴鞯挂诗草。
怀刺谒恩门,门卒相轻眇。
十上十不达,登街颜色槁。
叠身事贵公,习谀苦不早。
罩眼一寸纱,茫茫遮人老。
虾鳝行虾鳝出潢潦,道逢东海使。
鱼服而介身,呷浪以相戏。
物微恐见侵,跳波争努臂。
东陂招能兄,西溪唤螺弟。
水虫万余种,各各条兵议。
聚族鼓鳞鬛,不能当一嚏。
升天行乘赤雾,鞭鸾辙。
路逢王子晋,玉箫吹已折。
织女弄机丝,余纬烂霄阙。
下土虮虱民,误唤作雌霓。
张翁老且耄,举止多媟亵。
侍仙三万年,不曾见隆准。
真人多窜左,天狐惨余孽。
羲御失长鞭,牵牛叹河竭。
棹歌行妾家白频洲,随风作乡土。
弄篙如弄针,不曾拈一缕。
四月鱼苗风,随君到巴东。
十月洗河水,送君发杨子。
杨子波势恶,无风浪亦作。
江深得鱼难,鸬鹚充糕臛。
生子若凫雏,穿江复入湖。
长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

查看译释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三首

珠楼曲曲贮仙娃,一带风窗十里沙。
记得中和门外路,女墙东去是他家。

查看译释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三首

万瓦如鳞绣作堆,别山重见秃翁来。
晴川阁下南条水,一日同君荡几回。

查看译释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三首

汉江秋净石粼粼,黄鹤楼高不见尘。
今日楼台归劫火,眼中犹聚上楼人。

查看译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