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邻女
[宋] 周濆
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诗词赏析
本人喜好读诗,但不求善解。唐诗、宋词等,是最喜爱读的文学作品之一。读之能使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相比之下,当今诗作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不多。近来闲读了现代作者的一些作品,总有种莫名的感觉是诗中缺少点什么东西。作为诗歌最忌讳的是一味直白,把主旨浮在表面一览无余,这样用直白词组表达内容的句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使人读之如同嚼蜡,无任何联想,是不值得称道的。真正好诗是应有丰富的蕴含,读来仿佛是一幅画或是一种形象展示在面前,才能使人的心灵深处引发震撼。
作为诗、词作者,如果想让写出来的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就不要违背“诗要用形象思维”这条法则。形象思维是诗歌创作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只有运用形象思维,才有可能写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呼之欲出的诗性艺术特性。
传统诗学认为,诗能做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地步,是最值得称道的。“不著一字”是说诗的主旨不要抽象直白地说出来,诗的主旨要蕴含于诗的形象中,通过“言外意”让读者“思而得之”,做到了这一步,诗就风流了。我们在诵读众多唐诗、宋词时,里面不乏有这样的诗。
本人曾经在一只花瓶上看到了题名为“周濆”写的这首《逢邻女》诗,周濆是否是唐代人?不敢确定。此诗在常见的唐诗集中不见收录。如果是唐代诗人,读这首诗,由此可以想见唐代女子装束之开放。“慢束罗裙半露胸”似不是无意中所为,恐怕是着意装束,也许是当时的时尚。保存至今的唐人壁画和仕女图也颇多见“半露胸”的服饰,足见当时的文化风尚。此诗中不著一个美字,而用形象思维,把美人的美丽写得淋漓尽致,读之似乎使人看到那闭月羞花、婀娜多姿的美人形象展示在眼前。这样的美人,请不要到秋天的池塘边去,如果让盛开的芙蓉花见了,也会感到自愧不如而被羞杀。
(陈绍贤提供赏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