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
[宋] 苏舜钦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反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此笔传中州。
诗文译释
【注释】:
【注释】:
原题: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诗写中秋之夜,诗人对月怀人,情深意挚。仅从立意看,在咏月作品中实属平常。使这首诗成为名唱的是这首诗中对月光的描写。如诗中写月光之明亮:“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月光是如此明亮,在这样的月光下,似乎看得见自己的经脉,海底的游鱼都已无处藏身!奇!月光之之清,令作者“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中海天相通,某年八月,有人乘座浮槎来到一个地方,“有城郭状,屋舍俨然,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原来此人到的正是天河。诗人用这个典故证月光之清亮已不似人间。设想奇特,描绘生新,使月成为诗的主体。正体现了宋初力求避熟就生、推陈出新的诗歌作风。(南山种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