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离妇

[唐] 张籍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诗文译释

【注释】:
〔1〕古制:古代礼教制度中对妇女有所谓“七出”的规定,其中一项是“无子,出”。
〔2〕姑嫜:公婆
〔3〕与:给。
〔4〕拊:拍抚。
〔5〕路陲;路边。

【简析】这是一首表现弃妇情感的作品。诗人不仅是表现对弃妇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揭露了这一悲剧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因素。其先言“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直接指出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不合理的“古制”。在叙术与公婆告别,又写了他们“复沉疑”这一心理,以此表明她与公婆并矛盾,接下叙述她的辛劳与治家能力,更具体表现了这一制度的残酷,它既是对妇女心灵的摧残,也是对她的一种剥削。这则深入地批判了封建伦常对妇女的压迫。诗人在章法结构上学习了古诗《孔雀东南飞》的叙述模式。又将之剪截得更为紧凑。诗人抓往弃妇离家前的一段心理,以弃妇陈述的语气表现了这一悲剧。诗中的 语气是由悲转怨,由缓转急,体现了弃妇愈诉愈悲的心理特点。其时姚合称张籍是“绝妙江南曲,凄凉怨女诗。古风无敌手,新语是人知。(《赠张籍 》)”由以上作品,张籍在表现这类题材实有其独到之处。

上一篇:永嘉行
下一篇:寄友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