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嘉州荔枝是四川乐山市中区的特产。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官荔枝”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

  嘉州荔枝是嘉州名果之首,早在唐代,才女薛涛就有《忆荔枝》诗首加称赞: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其后有嘉州剌使薛能作《荔枝》诗附和: 果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当时荔枝常见于城内,古城会江门也有荔枝树,所以有楼因之名 荔枝楼 ,一时为唐代嘉州名楼之冠。

  宋代,嘉州荔枝名声日著。《方舆胜览》载: 土产:荔枝和橘柚。 列之为土特产之首。苏东坡兄弟均有吟咏,苏辙《奉同子瞻荔枝叹一首》诗云: 蜀中荔枝出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 认为嘉州是四川荔枝的主产地。同时,荔枝又因是名特产在宋代又成了嘉州百姓的负担。如《舆地纪胜》载犍为县令吴中复诗道: 莫爱荔枝红,岁作嘉州孽。 ;注云: 吴中复知犍为县令,作诗三章以闵嘉州民而荔枝居其首。 当时,嘉州荔枝遍布城内城郊,而凌云山、城内老霄顶山麓最盛。陆游有文载:一见荔枝熟时,凌云山、安乐园皆盛处 安乐园就在老霄顶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也载: 尤多荔枝,以九顶寺殿前 核者为最,每岁,宪司专之。 所谓 ;宪司 ;即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天圣年间移治嘉州。宪司兼管农桑,凌云山荔枝便为其专营。

  明代,嘉州荔枝成为蜀王贡品。王士桢《汉嘉竹枝词》诗云: 侧生一树会江门,水递年年进大藩。 ;便指嘉州荔枝每年通过岷江船运往成都以供蜀王。当时嘉州荔枝有 ;绿扶苞 ;并头欢 等名品。《嘉定府志》载 又有一种开并蒂花,结并头果,一囊双核,名并头欢,乃川中 ;官荔枝 。《四川通志 ;舆地志》载: 荔枝,嘉定今生两株,旧属蜀藩。 正指此。清代,陶澍到荔枝湾考察,后在《蜀游日记》载: 有荔树大数抱,旁枝拱矗,皆数百年物。其叶有青绿碧白,每开花结果则东南西北四年而一周,亦一异也 《嘉定府志》爱乡及物,特写道: ;空江古岸,殆亦灵光岿然,为此邦硕果矣。 名气一大,在民间便产生了杨贵妃所食荔枝来于荔枝湾的传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说法最早产生于宋代,宋人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记》 荔枝出嘉、戎等州,此去长安差近,疑即为妃所取。 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但并不全信。到后人眼中,就全以为真。如清人刘署《荔枝湾》诗道 何事湾名尚荔枝,红尘一骑恨交驰。自从进御华清后,冷落江边人未知。

  民国时,凌云山上荔枝犹存,东坡楼下栖鸾、朝霞、兑悦三峰间小湾因之称“荔枝湾 。郭沫若 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 诗句中的荔枝湾就指此地。当时乌尤山上也有荔枝,马浮有《荔枝楼示来学诸子》诗道: 明窗好与安排定,要与南人识荔枝。 ;树旁有楼,也名荔枝楼,即寺之前殿。

  据了解,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 官荔枝 ;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近年来,市中区为保护嘉州荔枝品种资源,划定特定保护区域12万亩,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 等模式,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形成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功打造了 乐山市南亚热带作物荔枝示范基地 。目前,该基地核心区示范面积3000余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0多亩,年产量达到5000吨。如今,嘉州荔枝经过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改造,更加注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品牌,已成为目前我市唯一的南亚热带作物标志性特产。

  2014年,乐山市市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嘉州荔枝”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嘉州荔枝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乐山市市中区悦来乡、关庙乡、牟子镇、棉竹镇、杨湾乡、苏稽镇、剑峰乡、童家镇、通江办事处等9个乡(镇、办事处),9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 ,北纬29 -29 保护面积80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品质:嘉州荔枝果实中等大小、心形,果肩平;龟裂片明显,峰突起;果皮薄、鲜红色;果肉蜡白,肉质厚、脆嫩,有透明感;味浓甜,有微香,果汁中等;果核中等大小,长椭圆形。 (2)内在品质指标:嘉州荔枝可溶性固形物 ;17%,总糖 ;14.5%,维生素C≥30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嘉州荔枝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嘉州荔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上一篇:和源酸石榴
下一篇:剑峰脆红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